最近挑家具挑花了眼,虽然简欧风是现代小户型的主流,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新中式。看餐桌时想起小时候吃饭的大方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仙桌。
其实明式家具也是十分简洁的,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我来说,明式家具简直长到了我的审美之上。
八仙桌是传统家具之一,是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桌面较宽的大方桌,每一边可坐两个人,四边正好围坐八个人,于是就称为“八仙桌”。
我想一定有人会好奇,八仙桌是大方桌,那有没有小方桌?还真有,小方桌又称之为“小八仙桌”、“六仙桌”。
提到“八仙”这个词,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想必是神话故事“八仙过海”当中的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八位神仙。
关于“八仙桌”的由来,在民间传说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版本,有的说这样形式的桌子就是八位神仙发明的,也有的说是唐代著名画家、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大笔一挥,“画”出来招待八仙用的,所以就叫做“八仙桌”。
这两种说法都和神话故事中的“八仙”有关系,可以说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表达了古人对于神仙喜爱和向往。
其实,我们向来给许多事物命名喜欢讨个吉利,过年的祝福语里面就有:“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报喜。八仙过海……”这样的说法,所以可以坐八个人的方桌,叫作“八仙桌”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兰瑾轩学艺“桌子”这种形制的家具最早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现今可考的八仙桌是最早出现于辽金时代(从十世纪到十三世纪)。桌子其实也算是几案的一种,它的出现和人们的行为习惯有关。人们席地而坐时,吃饭用的是矮几,等到人们坐凳子上了,也才有了桌子。到了明代,八仙桌的造型已经相当成熟,清代以后,八仙桌非常盛行,无论是达官显贵或是平民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张八仙桌。八仙桌甚至成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
从结构和用途上来看,八仙桌之所以会那么普及可以说是必然的。
第一,八仙桌结构简单,用料经济,非常实用,尤其是明式家具中的八仙桌,看上去十分轻盈、简洁;第二,八仙桌主要放在客厅正堂朝南的位置,桌后配供案或供桌,而形态方正,风格亲切而又大气的八仙桌,无论厅堂装饰是华丽还是朴素,都非常合适,如果在八仙桌两侧再放两把椅子,看上去也相当协调。
如果大家去看一下比较具有年代的古代建筑看当年的摆设,正屋中许多都是八仙桌配两把椅子放在主位。
进入现代以后,出现了用瓷板、云石等材质的八仙桌桌面,我记忆中小时候家里的八仙桌就是红木嵌云石的台面的,这种是清代后期比较流行的一种形制。
不过纯木质的八仙桌自然还是主流,富贵人家用紫檀、红木、黄花梨等木材,一般普通人家的八仙桌都还是用柴木来做桌面。所谓“柴木”,不是指烧火用的木材,而是指那些在昂贵的木料譬如等以外的木料,比方说杨木、柏木、樟木等等。
此外,讲究的八仙桌会加强桌腿等部位的雕饰和美化,以此来提高观赏性。图中的明式家具的八仙桌都在榫卯连接处和桌腿部做了不同的装饰。
家具的出现,无疑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丰富多彩。家具总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伴。家具的实用功能,也让我们能够透过它看到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