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砖茶明代陕商在茶叶贸易中创造的智慧结

随着明代中期官运法衰微以后,川陕地区茶叶商人参与茶叶运输的商运法因其独具的优势而日益在茶马互市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官运法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制约着普通运茶夫生产生活的维系,同时加重边防卫所军士的负担。

商运法采用商人运输的方式,减少朝廷专门用于收购茶叶的花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活跃社会经济。商茶参与茶马互市经历了由间歇参与到起主要作用的过程,陕西商茶的发展带动了西北城镇的发展,同样也给国家、商人带来了变化。

明代陕西本省自产茶叶销售情况

陕西本省所产茶叶,一部分行销内地,另一部分进入边疆。行销内地,在明代文献中称为“茶市”。茶市即茶叶市场,市场内除茶叶外其他货物也可贸易,陕西销售内地的茶叶市场主要是关中、陕北以及甘陇地区。

进入边疆的茶叶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西北路线,二是西南路线。西北路线是把茶经关中贩往甘州等地,出河州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等产品。陕西商人利用邻近西北的便利条件,开中执茶引,在紫阳县设立茶店,春秋两次凭茶引缴纳茶税到官府,“买篦装茶”。然后官府在茶引上标注“发引年、月、日期印钤,运至汉中辨验真假”。

明代汉中是陕南茶叶重要的加工地和集散地,同时设有批验所,当时商洛和安康等地的茶叶皆通过水陆两路运抵汉中。水路主要是从大竹河到汉中,每年有四川保宁府水路运输的茶叶有十万斤以上。

西南边茶是经四川南部雅、灌、名、邛、洪五县区茶产贩向康藏,明初设茶马司于雅州,后出碉门茶马司即为番境,与西南松藩和西藏等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及其他畜牧类产品,在历史上称之为“五属边茶”。

由于一方面元代征服了西藏和青海等地的部落,设立陕西行省管理今四川的雅安、荣经、天全和汉源,当时东边路途阻隔,来往行人多有不便。另一方面而言,陕西商人自宋代就开始在西北地区开展茶叶贸易,“川人不喜经营,成尤畏远道”。

因而明清时期经营西南边茶的茶叶商人主要是来自泾阳和三原等地,因他们位于渭河的两岸,又区分为“河北帮”和“河南帮”。在赴蜀地的商茶中,以泾阳和三原人居多。这些茶商多在打箭炉(康定)从事商业活动,打箭炉遂成为汉藏茶叶贸易的中心。

外省入陕茶叶的贸易中转

陕西自古农耕经济发达,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影响手工业生产一度较为落后,本省多地地区所需生活用品,如棉布、丝绸等均须由江浙一带运进。尤其陕西是通往西北各地的重要交通中转站,故西北地区所需其他货物也由这里内运,“布匹”是最大宗的贸易需求商品之一。

东南商货经运河至汴城,走旱路入陕,过潼关进入西安是陕西最主要的商贸路线,这条商贸路线曾在明朝中前期起到了主导作用。人陕西境内则是沿着南北两条道路而行,南路则是进入潼关以后沿西安向西进入甘州,北路则是向北到达延安、榆林等府。

“湖茶”入陕推动茯砖茶的制作

一、茯砖茶的起源

关于茯砖茶的来源,有这么一则传说:相传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沿河而来的湖南黑毛茶运至泾阳码头。卸货时有几箱茶落至泾河水中,商人赶紧把它们捡起来,带回县城的茶店,晾干后包装到仓库。一个月后要开始发货时,商人打开茶袋,发现茶的颜色变深了,叶子上出现了许多黄色斑点,形状如金黄色的花朵,并散发出浓烈的芬芳。

当这种茶被卖给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后,游牧民族的人们对这样的茶叶赞不绝口,他们想要以后大量购买这样的茶。泾阳地区的茶商返回后经过不断地试验,终于逐步掌握了茶叶的制作技术。

随着西北边疆地区地区对茶叶需求的增加,茶商在泾阳将茶叶制成砖块状。在明朝洪武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块砖形的茯茶。因为它是在泾阳的伏天制作而成,故被称作茯茶。

传统的茯茶制作一般在伏天,从外地运来的较老的一些的茶叶汇聚于泾阳,重新拆包、炒制、烘焙、渥堆、发酵和压砖定型后再次销售,而这所有的再加工都必须要在伏天这特殊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

茯砖茶是黑茶紧压茶的一种。关于黑茶的命名,《中国茶叶大辞典》定义为茶叶原料粗老,制作过程中需要长期堆放,茶叶成品外表为油黑色或者黑褐色的茶种。黑茶是我国产量仅次于绿茶和红茶的特有茶类,分为紧压茶和散装茶。

二、茯砖茶茶叶的来源

茯砖茶茶叶的来源主要是陕南茶叶和湖南的黑毛茶。湖茶主要产区是湖南的安化、保庆、益阳和桃源等地区,其中以安化地区的茶叶为最优质,故湖茶多特指湖南安化茶。

关于湖南安化茶的生产、收购,王恩浩在《安化茶业调查》中有记录:安化茶的组织,分为大庄和小庄两个部分,大庄兼具收购毛茶和制作茶叶的作用,小庄是临时的组织,主要用于收买毛茶原料,毛茶收购结束结束即解散,大庄和仔庄有着不同的分工。

陕西茶叶商人多次入湖南安化收买茶叶,并且多以大规模商帮为主要组织形式。商帮来湖南买茶制茶的以福建茶商为早,宋元时代已有闽商的踪迹,继而是陕西山西的商帮,陕商晋商规模庞大,拥有雄厚的资本,组织构建严密,“其势亦不可漠视”。陕西茶商在闽商之后赴湖南收购茶叶,商帮组织规模日益壮大,往返间获取的利润亦相当可观。

部分茶商为了缩减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就会私下到政府指定地区外采购茶叶,或者在优良茶叶中掺入次茶、假茶,降低了茶叶的总体质量。这就使得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信誉度下降,茶叶需求量下降。

因此官府为了保障茶叶市场的长期稳定,严令茶禁假茶与私茶,并且规定将黑茶的品级定为上中两品,大量收购正规黑茶用以与西番易马。

随着安化茶日趋重要,朝廷制定严格的采买措施,并为之命名,安化茶叶在朝廷的监管下加工质量得以提升,品质得以定型。安化茶拥有品牌信誉的保障,这也就促使了在明万历二十三年安化黑茶能够得到中央官员的认可。

在朝廷的许可下,安化茶叶顺利销售到西北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众手中。安化茶开始以正统地位的方式,并且占据了川陕茶叶在西北的贸易市场,成为西北茶马互市最大的茶叶供应地。

三、茯砖茶的特点

茯砖茶在制茶过程中,茶叶必须以特殊的方式运输到泾阳水系,采用泾阳特有的水制作。制茯砖茶的最佳时间仅限于春季和秋季,因为夏天太热而冬天太冷而无法保证炒茶的质量。

在春季和秋季,如果没有适当的制茶天气,即使收集的茶也将被扔掉,而不是被随意炒制。泾阳茯砖茶具有在茶中生长和繁殖的“金花”,改变了茶中每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增强了茶的质感。这使的茯砖茶的质量优于其他茶。

茯砖茶依靠农时节气的情况十分突出,农时节气正确与否关系到茯砖茶制作结果的成败,茶叶的渥堆主要在夏季“三伏”天气,此时形成的金花才有扑鼻的清香和醇厚的滋味,茯砖茶也有“土茯苓”之说。

茯砖茶它宜于储藏与长途运输,保质时间比普通散装茶长,便于消食解腻。来自湖南安化的茶叶只能以“砖”的形式保存和运输至西北,特别适合在西部地区运输不便的马匹携带者。少数民族以牛羊肉、奶酪制品等为主要的食物,饮食生活缺乏蔬菜水果,茯茶有利于补充和代替人体所缺乏的物质。

由于气候、饮食习惯等原因,泾阳茯砖茶逐渐成为边销茶中销量最大的茶品种之一,成为最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日本著名茶道专家松下智就称茯茶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最神秘的茶,也是西北边疆地区各民族生命之茶。

茯砖茶的销售

黑毛茶自湖南安化运至陕西泾阳地区,在当地加工制作成茯砖茶,依托兰州为集散地,转运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实际上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进行运销。茯砖茶同以前茶叶一样,都主要用于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目的在于维护王朝统治。茯砖茶的销售情况同样与各地区接受的先后程度与喜爱程度关系密切。

在泾阳和三原地区,制作和泾阳茯砖茶的店铺鳞次栉比,每年茶叶销量相当可观。商人聚集在这里,非常热闹。当时,泾阳的茯砖茶不仅在西北边疆地区销售,而且在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销售。

茯砖茶的历史意义

茯砖茶适合于远距离的运输,能够有效地降低茶叶在运输中的损耗,同时茯砖茶规格化的包装免去了互市时秤取重量的麻烦。明嘉靖三年,朝廷明确泾阳地区的茯砖茶被为销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茶叶。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钱币外流,保障内地货币正常流通。

茯砖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茶类,泾阳茯砖茶的发花工艺非常复杂精良,要求金花茂盛且不含杂菌,其制作技术即是现代黑茶及其他许多茶类的鼻祖,又远比其难以控制,也需要特定的自然条件。

大型手工茶产品是丝绸之路必不可少的贸易货物之一,也是西北边防卫所开支的税收来源。茯砖茶锻造了陕商、晋商的商业基础,辅助积聚商业资本。茯砖茶也促进了内地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民族互信。与边疆少数民族和西亚诸国的商业往来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茯砖茶是连接不同地区各民族的重要纽带,是中央政府长期稳定边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边销茶的创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0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