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丞相蒋琬故里考实

北京儿童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编者按:蒋琬的故里在哪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者蒋京生通过多年搜集整理与研究,辑录了大量史料,他得出的结论是,蒋琬的故里在全州。文稿分简本与完全本。本篇用的是简本。

全州麻川蒋京生

(一)蒋琬

蒋琬,(公元——年)。字公琰,东汉末年人。少以才闻名于郡县,弱冠随刘备入蜀,初为广都长。诸葛亮称“蒋琬为政以安民为本,乃社稷之器”“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后主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建兴十二年(公元年),诸葛亮去世,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公元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为了完成诸葛亮未完成的心愿,曾制定通过水路的方式对曹魏进行攻打的方案,但因为身体出现疾病并没有成行。延熙九年(公元年)病卒,谥号“恭”,葬今四川绵阳市西山。蒋琬是继诸葛亮之后又一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以其在政治,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维护刘备,诸葛亮死后的蜀汉政权的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受蜀国人民的爱戴,敬重。

然而对于蒋琬的籍贯,《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毋庸讳言,当今学术领域,对蒋琬故里在今湖南湘乡说认同度较高,《二十五史》、《辞海》《辞源》均承其所载:“蒋琬(?—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蒋琬是“零陵湘乡”人,没有疑问。因为陈寿所著《三国志》就是这样记载的。但此“湘乡”是否就是今天的湖南湘乡市,还真不能简单断言琬公故里“零陵湘乡”就是今天的湖南湘乡。

(二)故里之争

由于蒋琬是历史名人,一直以来其籍贯均存在争议。在时下历史名人故里之争日趋狂热之际,其故里更成为多地竞相争夺的焦点,粗略在网上浏览一下,蒋琬故里竟然就有湖南湘乡等地七、八处之多。且各地都有各地的证据,有的是一座寺或一座庙,有的是一条街,有的是一块砖,众说纷纭,真相莫辩。

虽然琬公故里有多地的说法,但归纳起来就只有三地,即三国时期的零陵郡湘乡县(包括今湘乡市、双峰县、宁乡县)、泉陵县(包括今永州市零陵区、祁阳县、衡阳市的祁东县)、和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

造成如此局面,这只能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老先生写蒋琬的籍贯过于简略,只有“零陵湘乡”四字。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动。才导致关于琬公故里是今何地而争论不休。

这也和广西方面疏于记载历史及历史名人有关,纵观广西历史名人所载,唐宋时期记录在册者寥寥无几,唐宋以前更是难觅踪迹,像三国时期位列九卿之首的蜀汉镇远将军、太常赖恭,神童周不疑等史书明明记载是零陵(今广西全州)人,但在广西历史名人没有只字记载,以至于赖恭被认为是今永州人,周不疑离谱的被认为是今衡阳县人。琬公故里被多地争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蒋琬故里存在以下几说

1、古湘乡说:包括今湖南湘乡的北正街、双峰的井字镇、宁乡灰汤的泉湾。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载:“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而湘乡县在东汉时属零陵郡管辖的一个县。清《湘乡县志》也将蒋琬列为本地历史名人。除此理由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佐证琬公故里是今湘乡的有力证据。有的只是一些传说而已。虽有县志记载蒋琬为湘乡人,但其他县也有类似记载,故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了。

现今的双峰井字镇为湘乡析出。有传说:“三国时,蜀丞相蒋琬家族集居于此,亦农亦商,俨然街市,故名蒋市,是现双峰境内最早设立墟场之地。今县域内黄龙大山有蒋峰岭,岭上仍存一古寺——蒋峰寺,当地人说此乃蒋琬少时读书养性之所。当地有一些蒋琬的传说,如蒋琬老年辞官还乡,在伊家湾栽桑种麻,养鱼做菜,与乡邻们同甘共苦”。

而实际上琬公是没有老年还乡的,延熙六年,因病上疏请退驻涪县(今四川绵阳市)。延熙九年,病卒于任,且英年早逝,卒时才五十多岁。其墓在今四川省绵阳市西山公园。又何来的“老年还乡,在伊家湾栽桑种麻,养鱼做菜”之说。

现居住在双峰的蒋氏只有走马街镇走马村(忠雅堂)等为数不多的蒋姓人,并非井字镇。再者琬公是双峰人只是传说,并没有其他有力证据。

宁乡灰汤的泉湾:此说的根据是,蒋琬原是零陵郡湘乡人。但其后,蒋出生地泉湾划入宁乡。民国《宁乡县志》载:“蒋琬故宅在宁乡县北,古名伏虎庙,其祠有二处,一在县北,一在灰汤。”另有相公潭、相公桥(以桥北为汉相蒋琬故里,故名)。相传是蒋琬当年垂钓、洗马故地。宁乡县今还有蒋琬路。当地还有蒋琬庙,相传是蒋琬故里。琬之故居,就在灰汤泉湾,住宅周围,茂林修竹,生机勃勃。

但将琬公列为今湖南湘乡人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质疑乃至于否定。绝大多数琬公后裔也不认可蒋琬故里在古湘乡县。如清永州《石角山古瓷记》载:“陈寿蜀志,谓琬,零陵湘乡人,今湘乡蜀長沙府,旣曰湘州之零陵,曰零陵之湘乡,盖指湘水发源之乡,零陵山区域而言,非今之湘乡县也”否定了琬公故里是今湘乡。祁阳县志亦有类似记载。

籍贯指的是祖居地或原籍,指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而今湘乡查不到有关蒋琬先祖居住的任何记载。

由上所述可以排除琬公故里是古湘乡县。

2、古泉陵说:包括今零陵芝山的千秋岭、零陵水口山镇西楼村石角崽、祁阳县、衡阳祁东的砖塘乡。这些地方在东汉时均属于零陵郡泉陵县。

零陵芝山的千秋岭:认为琬公是永州零陵区人。其主要依据是《零陵县志》将蒋琬列为人物传第一人。零陵区水口山镇西楼村石角崽被认为是琬公故里,且有《石角古瓷记》为证。光绪《湖广通志·方外志》载,龙兴寺“本汉蒋琬故宅”,该寺在永州芝山区千秋岭。年6月,永州市芝山区复名零陵区,行政区域不变,区政府驻地不变。故千秋岭现为零陵区。此地有蒋琬祠,唐代所建,“传为其旧居地。此祠于日军沦陷永州时被炸毁”。

《中华蒋氏通谱》(年3月)载:“蒋氏五十七世昕,字彦光。以才学名离开南京。历任颖、益、湘、桐四州刺史,太史,七十二岁离任,后建乐安府于湘州零陵,公遂由旧宅零陵西乡石角六甲之石角村迁永城太平门东丘居住,妻邓氏生琬公(守零陵)和瑜公(徙江苏宜兴)。”并列表。“瑜公配邓氏。蜀尚书邓芝之女。生子秀斌、秀显(字汉青、汉琏);继配毛氏,封成国夫人,生子二”。永州零陵人,《零陵县志》作泉陵即今永州零陵人;光绪《湖广通志·方外志》载,龙兴寺“本汉蒋琬故宅”,该寺在永州零陵区千秋岭。此地有蒋琬祠,唐代所建,“传为其旧居地。此祠于日军沦陷永州时被炸毁”。《零陵县志》将蒋琬列为人物传第一人。

祁东的砖塘乡:清康熙《永州府志》将蒋琬列为祁阳县人。

清同治《祁阳县志·人物卷》载:“蒋琬,祁阳人”,查祁阳北隅砖塘烟合岭(今衡阳市祁东县砖塘),系永昌县故址,遗迹犹存,有古碣镌“蒋琬故里”四字。”民国初年,砖塘乡又出土上书“汉丞相蒋琬故里”碑刻一方。这一出土物证,证明蒋琬是祁东砖塘人。遗憾的是出土碑刻没有保存,也无此碑系何人,何年代所刻的考证。

蒋琬故里在古泉陵的说法似乎理由充分,证据颇多。但这些县志、府志、谱载均始于清时,正如《石角山古甆记》所载:“是則子厚之搜寄未及公琰事蹟。宋熙寕間柳應辰有詩亦祗冩其清礦,而漢相古蹟不贅一詞余上”。柳宗元所著《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之东丘“是一块龛屋之外的废地”并未言及此处有蒋琬故居和东丘书院。由此可见唐宋以前是没有“琬公是今零陵人”的任何记载的。

其实陈寿的《三国志》一句“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就已经排除了蒋琬是古泉陵人的说法。因为蒋琬籍贯是“零陵湘乡”而非“零陵泉陵”。《三国志》中的刘敏、黄盖其籍贯均有泉陵字样,这两位是今零陵人无可置疑。如蒋琬是“泉陵人”其籍贯不可能误写成“零陵湘乡”。应该也是“零陵泉陵”才对。再者零陵《蒋氏宗谱》其世系记载存在重大硬伤,所以也就排除了琬公故里在今零陵以及祁阳、祁东的可能。

3、古零陵说:今广西全州县。

排除了蒋琬籍贯为今湖南湘乡及今零陵的说法,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蒋琬故里在古零陵县,即“零陵零陵”(零陵郡零陵县)人。这就涉及到郡县同名的问题。史志遇到此类籍贯时,通常是直接写县名,舍去郡名。例如当今:杨开慧烈士籍贯为“长沙板仓”(长沙县板仓),而非“长沙长沙”(长沙市长沙县)夏明翰烈士籍贯为湖南衡阳,而非衡阳衡阳(衡阳市衡阳县)。同理籍贯是古零陵郡零陵县人,不会写成“零陵零陵”,而是直接写成“零陵人”或者“零陵某地人”。

全州县有姓氏约姓,但蒋、唐两姓几乎占总人口的一半,其中蒋姓几乎占全州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大多数是三国丞相蒋琬的后裔。全州境内有蒋琬毛氏夫人墓。蒋琬逝后,其子孙基本上回到了全州。由于历史的变迁,导致人们对蒋琬原籍不是很清晰,现在有众多的说法。但从现有史料来看,蒋琬原籍是全州(古零陵县)似乎最有说服力。也许是这个原因,全州县新修的文化公园,已经正式将蒋琬列为全州籍。全州文化公园是官方办的,这就代表了官方的态度。

除以上三种说法以外还有一说: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坝镇蒋家坪,网络记载“年冬,"农业学大寨"期间,出土箩筐大的铁吊罐16个,在熊荣方门前挖出汉代青砖;坪中有宋代年间种植的桂花树,至今依然四季常青、郁郁葱葱,八月桂花开、香飘十里外;桂花树下葬有蒋八斗圆柱体坟墓一棺,有碑高2.5米,据载,蒋八斗是三国蜀汉著名政治家安阳亭侯蒋琬之弟,蒋琬初随刘备入蜀,后为诸葛亮所重,蒋八斗遂入诸葛亮幕僚。后因蜀汉军败,蒋八斗落入此坪,由此便有"蒋家坪"之称谓,此名沿用至今。明末清初,紫阳城因连年战乱,城垣俱损,准备将县城迁入蒋家坪,后因远离汉水未果”。

此蒋八斗是否是三国蜀汉丞相蒋琬之弟有待进一步考证,因为史、志以及琬公后裔家谱均无此记载。再者“文革"期间,蒋八斗墓碑、鹰子石、水桶粗的百米红刺藤等文物景观均被破坏或销毁。考古专家入坪鉴定此坪为汉代驻军遗址。”因此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蒋八斗就是琬公之弟。即便蒋八斗是蒋琬之弟,也不能证明此“蒋家坪”就是蒋八斗原籍。而只是蒋八斗因蜀汉军败,才落入此坪,由此便有"蒋家坪"之称谓,所以说琬公故里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坝镇蒋家坪”毫无依据。

(四)、琬公故里在今全州的有力证据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史、志,文献及蒋氏宗谱得出结论,排除了蒋琬的故里是古湘乡县和古泉陵县的可能。只有古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这一说法能够成立。考实蒋琬故里在古零陵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理由:

1、蒋氏家谱载:“琬父昕公居零陵,葬石燕山”。

家谱是家族史的重要依据,为研究历史人物提供有力支撑。那么此零陵及石燕山是今何地呢?据中国古地名记载,零陵有两处。一个是县治设在今广西区全州县咸水乡的"零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年始设的零陵县,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前年增设零陵郡,此零陵县治亦为郡治;隋文帝开皇九年即年撤消此零陵县并入湘源县,今广西全州咸水--零陵县共存在了年(前-年)。另一个就是县治设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的"零陵县",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年置县级泉陵侯国,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即25年,零陵郡治迁至泉陵侯国,并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隋文帝开皇九年即年改泉陵县改为零陵县,此后"零陵县"一直沿用到年6月,前后沿用了年

也就是说东汉时的零陵是今全州。而今零陵在东汉时为泉陵县。籍贯通常指的是县,所以说琬父昕公居零陵就是居住在古零陵县,并非泉陵,也非湘乡。

“零陵石燕山”又在何处呢?《读史方舆纪要全州》篇载:“狮子岩州西四里。即湘山之支峰也。石径窄狭,中高广,可容数百人。又西十里有龙隐岩,一名龙云岩,岩室虚敞,地名石燕冈。龙岩,在州北十五里,虚明深窈,有飞泉百余丈,萦纡如练,一名漱玉岩”。此石燕冈即今全州龙水镇桥渡村玉屏山旁,地名因“地产石燕,逢雨则飞”故名石燕冈,也叫石燕山。

由此可见琬公之父生居全州,死葬全州。蒋琬的籍贯自然就是今全州了。

2、历朝均有蒋琬故里在古零陵县(今全州县)的记载

全州汉为零陵、洮阳县,隋并置湘源县,五代相继改为湘川县、清湘县,属全州,明废清湘县入全州。民国初改全州为全县。年改称全州县

全州县在隋唐时期为湘源县。文定公蒋冕(明,大学士)《蒋氏受姓之地并吾宗所自出考》“又按湘源旧志载,蒋公顺之祖忠良号龙溪,,生三子,少曰炎,公顺父也。炎之族兄曰元夫,嗜学善属文,游张南轩、陆象山之门,作本宗谱系,远近世数凡一千四百余年,历历可考。远祖秀,东汉末来居零陵,四传为蜀大司马安阳候琬。”由此可见隋唐时期就有蒋琬先祖居零陵县的记载。

宋.端平元年礼部尚书蒋满撰《石龙潭碑志》载:“汉有讳琬者,事蜀,因置产于零陵之湘源(湘源是全州旧称)。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公元年),因徙居于北乡二十五里石龙潭而居焉。时八大房子孙……易龙潭为梅潭。”蒋琬夫人毛氏是因蒋琬在零陵郡的湘源(全州古称)的梅潭置有产业(房产、田产等),才在蜀汉国难后带着小儿子蒋迁徙到梅潭定居的。蒋琬若是今湖南湘乡人,他当时也不可能在相距千里之外的梅潭置产。

明朝工部右侍郎蒋曙《竹塘遗稿》记载:“蜀汉丞相公琰本湘乡人,而湘乡实零陵郡属,吾家之南今呼为改州者,其故地也,周遭城池一目了然。载在皇明一统志,亦既明备。”而后居“今地名曰梅潭者是也,蒋遂为湘源著姓”。(蒋曙为今广西全州县黄沙河镇竹塘村人,其地在梅潭之南,仅几公里之遥)、

3、湘乡、衡阳、祁东家谱佐证

据湖南湘乡沙溪、衡阳梅树里蒋氏谱载:“远祖诩公,传六世琬,从父佐公(注:因琬公世系亦存在争议,导致琬父有昕公、佐公之说)官宰零陵,卜居湘乡曲静。”祁东砖塘《蒋氏宗谱》亦载:“以仕蜀琬,字公炎,从父佐公,官宰零陵历居湘乡之曲静”,由“官宰”二字可以肯定琬公之父佐公是在零陵县(今广西全州)为官,为零陵县县令,而非零陵郡治所在地泉陵,更无可能是现今的湘乡。(宰:一般指的是县宰,县宰即县令,从而也就排除了琬公之父在零陵郡郡治所在地的泉陵为官的可能,一郡之长官为太守,亦可称之守)。并选择“湘乡曲静”为居住地。显然佐公在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为官,决不会选择远在千里,既不是交通要塞,亦非风景名胜的湘乡(现湖南湘乡市)作为居住地的?即便是交通发达的当今,一个在今全州为官的人,也不会“卜居”今湘乡吧!再就是“湘乡曲静”在今湖南省湘乡市找不到对应的地点?

4、全州就是“零陵湘乡”中的湘乡

今存全州永岁镇石冈村的蒋氏宗祠“燕窝楼”(此楼系蒋氏祠堂之门楼,公元年,蒋建德始筹建逝卒未成,其子蒋淦迨公元年中进士,后擢任工部侍郎。皇帝赐封他亲自设计主持蒋祠楼修建而成,历经沧桑风雨,现已有余年历史),清·康熙丁卯科举人、直隶大名府魏县知县蒋芾所撰的一幅对联。其下联内容有:“零陵湘乡本全郡,殊名同地”。其中的“全郡”是指全州,意思很明显:零陵、湘乡就是全州。

亦有宣統二年庚戌春正月七二峯啖震樵者題《石角山古甆记》(此史艺文志石角古瓷记摘自湖南零陵水口山《蒋氏宗谱》一页主编蒋汉昇)所载“湘源,全州也。湘水出粤西興安海陽山,《水經注》曰:陽海山,又曰零陵山,東流經全州至黄沙河,零西郷江水入焉,故零爲湘口全陵地界,通稱湘郷”(此文段落标点为笔者所添加)也印证了,“湘乡”就是湘源(全州县的前身),湘水发源之地。

由此可以解释蒋琬“零陵湘乡”人,就是今全州人了。

5、江西绍録公塑像碑文

年清明立于江西梅溪的绍録公(蒋琬后裔,为今湖南大多数蒋氏先祖)塑像碑文载:“后晋天福癸卯年(公元年)録翁六十九岁带着孙子仲南(三子远莘之子)复归楚南上湘曲静(现在湖南零陵)守49世祖公(蜀大司马琬公)旧址”此碑文应该是绍録公后裔根据唐时旧谱记载所刻,这也自然包括了今湖南湘乡、双峰、宁乡、湘潭、安化以及川渝等地的真公(绍録公十八世孙)后裔所达成的共识。

仲南公回的琬公故里之“上湘曲静”后面特意用括号注明(现在的湖南零陵)。意思很明显,提醒大家不要误会此“湘乡曲静”是在今天的湖南湘乡市;而是在零陵,这也就否定了琬公故里在湘乡(包括双峰、宁乡)的说法。

唐时的全州还是属零陵(永州)所辖的一个县,而此时的湖南湘乡早已不隶属于零陵(永州)了。所以说绍録公带着孙子仲南(季子远莘之子)复归楚南“湘乡曲靖”(零陵)之时,也就可以肯定仲南公回当时之“零陵湘乡曲靖”就是现在的全州了。并非今湖南湘乡。

6、绵阳县志

《三国文化研究》选登《绵阳县志》所载《謁蒋恭侯祠墓诗》。其作者介绍。“本诗作者蒋琦淳,清代四川盐茶道,为蒋琬同乡,余不详”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蒋琦淳是哪里人,来肯定蒋琬就是哪里人了呢?在今天因为琬公故里没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只能从侧面来加以佐证。自然是值得借鉴的。

經查:蒋琦淳(-),又名琦龄、字申甫、号石月。广西全州(今全州县龙水镇龙水村)人。诗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融县训导蒋励常(注:为《梅潭蒋氏世谱》编者),父道光二年进士蒋启敭。道光二十年庚子科()第二甲第59名进士。性耿直,好论事,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九江、汉中、西安知府,四川盐茶道、翰林、顺天府尹等职。这就从侧面佐证了蒋琬就是现今的全州人。而不是现今湖南湘乡人。因为同乡指的是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原籍归属地小到一乡,大到一省皆为同乡。由此也就否定了琬公是现今的湖南人的说法。确定了琬公为如今广西全州人的说法。

(汉封成国夫人毛氏墓志)

《謁蒋恭侯祠墓诗》中有“夫人终故里,季子奉明祀,梅毓孙枝秀,瓜绵祖德纯。龙潭迁历历,螽羽咏诜诜”(螽音zhōng、诜音shēn),这“夫人”自然指的是琬公妻毛氏夫人。说明夫人是在琬公故里终老的(此故里当然指的是琬公故里,而非毛氏夫人娘家,因为夫人为蜀人)。季子即第三子-蒋。而事实上毛氏夫人最终的居住地及逝世地是在今全州县梅潭。墓在今全州县文桥镇。梅毓孙枝秀的“梅”指的是梅潭村(因植有梅树而更名石龙潭为梅潭)。龙潭迁历历之“龙潭”指的是石龙潭,《石龙潭碑记》载“龙潭即梅潭也”。这就完全确定了琬公故里就在古零陵县(今全州县永岁镇梅潭村)了。

《三国文化研究》所载清代绵州左绵书院讲席严履丰《漢蒋恭侯祠墓诗》。第一句“荆南才产何殊尤”就点明了琬公故里在荆南。三国时的荆州(吴属)包括了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大部。广西北部。而荆南显然指的是荆州南部,即现在的广西北部及湖南南部,全州符合荆南这一地理位置,而湘乡几乎处于荆州中部,从这一点也排除了琬公是湘乡人的可能。

7、《石龙潭碑志》

始祖原姓姬,后稷之裔。周公第三子伯龄封于蒋,今南京建康蒋

山并蒋山寺乃其地,子孙因以为氏。后代徙居山东。汉有讳琬者,事

蜀,因置产于零陵之湘源。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因徙居于北乡二十

五里石龙潭而居焉。时八大房子孙繁衍,欲于乾溪桥岭斫一大梅树为

舡渡江。未伐间,一夜烈风迅雷,将梅拔去潭中而植焉。至冬花浮水

面,清新可爱,因易龙潭为梅潭。其梅虽枯,至今尚存,枝出水口,

秋水澄清时犹可见也。后八大房子孙三百余口,有一充卫吏目者失陷

官钱,将责,湘源长官前来追征。家中多犬,咬死长官。故家业破荡,

累及众房,是以搬移各处。今六山、歌陂、大路下,石陡冈等一百余

村号乐安郡蒋姓是也。

时宋端平元年礼部尚书蒋满谨撰

此碑志清楚记载石龙潭(今全州梅潭)是琬公的置产地,也是琬公的居住地。时属零陵郡洮阳县辖地,这才有蜀国国破之时,琬公夫人毛氏携季子和斌公(琬公长子)之子珩公,冒着极大的危险,返回琬公故里零陵(县),并于公元年携季子移居洮阳石龙潭,毛氏夫人卒于晋武帝泰康十年十月,葬洮阳县北升乡(今全州县文桥镇梅岭头)这段历史往事。

综合上述,可以肯定三国蜀相蒋碗故里在今广西全州县无疑。

年8月26日

再辩蒋琬故里究竟在哪?(一)蒋琬其人

猫儿山兴安老山界红军步道走访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4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