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多个县,其中有全国百强县,如:神木、府谷;也有因旅游而闻名于世的,如:华阴,很多县不仅在陕西乃至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也有一些县城,除了当地,却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这些县城却个个不是等闲之辈,他们都有无比辉煌的历史,比如:“小县出大才,一门三人杰”的安康汉阴县。
汉阴县位于陕南秦巴山区,北为秦岭,南为大巴山,与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宁陕县和汉中市镇巴县毗邻.古称西城、安阳、汉宁、安康,唐至德2年(公元年)始名汉阴至今,是个古老而文明的地方。她地处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依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穿境东流,形成了“三山夹两川”的地形。
汉阴,是汉水中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交通便利,四季温和,天阔地沃,农作丰茂,适宜于各种农作物和树木、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有利于多类植物的生长繁衍。曾有一首民歌:“秦岭遥遥对巴山,中间夹的米粮川,山货特产样样有,号称陕西‘小江南’”。正是汉阴山川秀丽、物埠民殷的真实写照。
这里有巧夺天工的铁瓦殿、龙寨奇石、文峰古塔,历史久远观音水峡等古迹遗址;这里有出土的石斧、磨光的石器、红陶网附等将汉阴的人文文化定格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历史有名的“湖广填汉阴”,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更孕育了享誉海内外的“三沈”昆仲(诗词大师、书法大家沈尹默,国学大师沈士远,语言文学大师沈兼士)。
"三沈"即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鲁迅和青年们》一文中写道:“北平文化界之权威,以‘三沈’‘二周’‘二马’为最著名。”“三沈”昆仲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弱冠之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成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
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兄弟,青少年时代曾生活于汉阴,十九世纪末,在汉阴古城一个书香世家,诞生了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三沈”昆仲少年立志,游学中外,学贯古今,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国学与文化大师。“小县出大才,一门三人杰”,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属罕见。
沈士远,著名学者,庄子专家。年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中,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湖北省教育厅长、民国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沈尹默,原名君默,号秋明。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年6月11日出生于陕西汉阴县城。年留学日本,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主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五四”运动时,为《新青年》编辑之一,首倡新诗,旧体诗词功力颇深。书法精于用笔,于笔法、笔势多所阐发,被海内外公认为一代书宗和现代中国书法第一人。著有《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等。
沈兼士,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年与兄沈尹默自费赴日本留学,从章太炎问学。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代理校长等职。年后任故宫博物馆文献馆馆长等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著作有《广韵声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
作者/来源:新西部在线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