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痕沧桑有迹通渭县城城廓变迁史

西汉元鼎三年(前),在今城区建平襄县城,至十六国西秦后县废,城廓渐毁。北宋崇宁五年(),升通渭寨(今什川乡八里湾村李家坪遗址)为通渭县。其城遗址尚存。该城地势险要,确系军事要冲,经历了北宋、南宋时期频繁的战争洗札。

元至元七年(),县治移至今县城处,其城廓毁于元末兵燹。明洪武二年()城“建旧址”,围3里步,环以池,置有东,西、南三门。成化十年(),扩建垣,周5里余,高3丈,池深1.5丈,将东、西、南三门建成砖石垒砌卷拱的圆孔门洞,门均以铁包裹,晨开夕闭。门顶建有重楼,各门设有吊桥,晨放夕收。东门额称“和正”,西门为“阜城”,南门为“景明”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地震,城北笔架山崩,城垣除西南角外尽覆,官民移往西关。

清雍正八年(),县治移静宁州属安定监(今马营乡所在地)。乾隆四年在原堿址始筑新城(今县城)。乾隆十二年(),知县赵国贤以县治在定监官民往返不便为由,奏请朝廷拨资建城,尽快还治。次年陕甘总督拨发帑金余两,并派巩昌知府吴绍诗亲临督建。同时,市民捐钱余串,生员程学增、李耀贈,姚以宽,乡民芦承烈、李芝、蔺显祖等人自荐担任领工等差事。仅数月城成还治。城周4里,墙高2丈,基宽1·5丈,池深15丈,开东,西、南三门,门顶各建重楼1楹(古时1楹一般为今一间,也有几间的),城门额东称“景晖”,西为“永阜”,南为“来燕”。后经乾隆十六年(),三十年(),道光元年()、十四年()和咸丰十一年()多次选修增建,至光绪十九年(),城廓规模略定。城垣东西,南三面各建有敌楼,东南角有奎星阁。城正南面有月城,额称“来薰”,内建武庙。城墙上建有砖垛1个,炮墩16个。门仍为东,西、南三门,称东门为“紫阳”,南门为“重华”,西门为“阜城”。各门出入有吊桥,晨放夕收。市廛由西北而南,余皆为民居。

民国9年()十一月地震,城垣、府舍、民宅倒塌几尽,仅存文庙戟门、文昌楼、三官庙。后虽经多次修建补葺,但市容仍萧条冷落;房屋低矮破旧,街道弯曲狭窄,人口多,无工业厂(矿),仅有少量私营医疗、工商业店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人口迅速增长,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城区范围越出旧城廓逐渐向四面扩展。到年底,城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东西长4公里多,南北宽1公里。旧城垣除剩东墙、西北、东北堿角外,全部拆除,城壕全部填平;旧房屋基本改建,41条街、巷及排水沟渠都进行了拓宽改造,主要街道全部为渣油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有机关单位多家,总人口达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各占一半,市场繁荣,面貌一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6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