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
北京城市图书馆中的
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
古籍文献馆
艺术文献馆
三大特色主题馆同步开放
随着三座“馆中馆”的开放
北京城市图书馆
将为市民提供
非遗传承、经典传习、
艺术感知、展览互动等
多维文化体验新场景
跟着小午一起来看看吧
非遗匠心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传承,焕新活力。非遗文献馆位于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层东南侧,是全国第一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以“非遗文献”和“北京地方文献”为特色,利用文献可视化技术,结合主题展览、沉浸阅读、互动体验等形式,营造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主题氛围。
非遗文献馆迎来首批读者
该馆以“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为主旨,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提供北京地方文献资源阅览。环绕式设计的“燕都印记”展示区,将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八百七十余年建都史浓缩在数字长卷中。
读者体验“燕都印记”展
“非遗零距离”作为该馆的品牌活动,以讲座、展演、体验课等形式,拉近读者与非遗项目的距离,为非遗传承提供人人可参与的活动平台。
古籍向新千年雅韵跃然“纸上”有册有典,文脉赓续。位于西山体二层的古籍文献馆秉承“保护、传承、创新”的建设理念,打造集古籍收藏、阅览、展示、体验、阅读推广于一体的主题场馆。这里装饰风格典雅素净,纸墨之香与樟木书柜的芳香迎面而来。此次开放的服务空间有历史文献阅览、中华经典传习所、研讨室与白河驿。
历史文献阅览位于古籍文献馆南部,《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等新印古籍和古籍类工具书、专题图书以及各类古籍数据库资源供读者在馆阅览。阅览室配置仿明式家具营造古人书房景致,让读者切身体会古人读书雅趣。
历史文献阅览
中华经典传习所推出“纸上千年”智慧展陈,以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为时间轴,从书之源、书之盛、书之藏、书之修等角度,融合传统展示形式和AR、VR等数字交互方式,全面呈现古籍起源、兴盛和收藏的悠久历史,生动展示古籍修复知识和技艺。中华经典传习所内还设有传统文化教室、修复材料展示区、古籍修复体验区、休闲阅览区,读者可参与古籍修复体验、经典典籍精读等特色活动。
“纸上千年”智慧展陈
艺术唤心很靓很潮很专业听见艺术,以美育人。东山体二层的艺术文献馆兼具各类艺术形式,融文献阅览、展览展示、艺术体验、艺术创作、沙龙活动、美育普及于一体,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声音场域和极致视听体验。
艺术文献馆内设有黑胶殿堂、艺术沙龙、北京声音馆、艺术文献阅览等区域,馆藏资源以黑胶唱片为主要特色,同时配有艺术理论、美术设计、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和影视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图书资源,其中不乏图册、画集、摄影集等大开本典藏级图书。
读者现场聆听黑胶唱片
读者在北京声音馆中“声游北京”
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古籍文献馆和艺术文献馆的集中开放,为北京城市图书馆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质感、文化内涵与沉浸体验。北京城市图书馆始终致力于为城市文化生活提供可欣赏、可成长、可社交、可分享的丰富场景。欢迎朋友们在森林书苑间充实灵魂,在文化传承里凝聚内涵,在艺术浸润中滋养精神,在智慧场馆中探索未来。来源:劳动午报记者:盛丽供图:北京城市图书馆编辑:刘亚静校对:石楠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北京国际美食荟启动!近80场活动邀市民享夏日盛宴京城赏荷地图上线!这些赏荷品莲好去处等您来11项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喜欢的话请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