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让每一位贫困群众都有脱贫底气

在安康,只要你想就业,就一定能有业。

“年踏入修脚行业,一晃4年过去了,我从修脚店员工成了远元集团上海市区经理,如今在西安市区和紫阳县城都买了房,还买了车,这是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来自紫阳县洞河镇香炉村一组村民余开成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5年时间的历练,他通过修脚技能培训从贫困中脱身,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变。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紫阳县是典型的秦巴山区深度贫困县,外出务工是绝大多数紫阳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即使是外出打工,他们从事的也多是矿工、建筑工,就业不稳定。为扭转农村劳动力技能缺失、就业门路不宽这一局面,紫阳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党政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技能扶贫之路。

在安康另外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旬阳,当地政府通过将劳务扶贫公司建到村上这项举措,有组织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旬阳县城关镇两岔河村的王方今年30岁,拥有开挖掘机的技能,之前因为担心“出远门发生欠薪不好办”等问题,就一直在县城周边打工。去年10月,村上成立了劳务扶贫公司,王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咨询了村上的干部,很快村上便在众多用工单位中为他挑选了最适合的单位——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项目部。“能在这么大的公司打工,我没料到,不仅工资高,而且还签有正规就业协议,劳动权益有保障。以后出门打工,我再也没有顾虑了。”王方说。

事实上,近年来安康市通过不断探索,早已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之路。倾力培育紫阳修脚技师等亮点品牌,安康籍修脚师全国开店超过家,从业人数超过5万人,年创经济收入15亿元;行业领军人物郑远元荣获年度“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白河创新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三三融合”模式,作为扶贫案例在全省推广;旬阳组建村级劳务扶贫公司家,实现了个贫困村全覆盖,与家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

“十二五”期间,安康全市累计劳动力转移就业近万人次,累计创造劳务经济收入亿元;年,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60.4万人,其中转移省外就业37.7万人,省内外县转移就业10.9万人,县内就地就近就业11.8万人,创造劳务经济收入亿元;创省级和国家级特色劳务经济品牌各1个。本报记者张权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0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