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国有企业履行的职责既有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更有政治责任。对于国企而言,必须旗帜鲜明、毫不犹豫地投身这场战役。
陕煤集团作为省属重要骨干企业,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和安排,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占领制高点、夯实着力点”的思路,通过创新构建省市县村四级帮扶体系,形成从陕北、横跨关中、陕南的大格局推动帮扶地区全面发展;创新实施就业、消费、金融扶贫及主题党日等九大扶贫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攻坚;创新建立协调联动、激励关爱、高质量推动等四项保障机制,破解攻坚难题,巩固脱贫成果。多措并举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扶贫困群众精准脱贫,为国企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贡献了“陕煤力量”,彰显了“陕煤担当”。
截至目前,陕煤集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63亿元。其中在榆林地区开发扶贫项目完成投入7.7亿元,实施项目6个。精准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个。基金支持当地龙头企业7家,投入资金万元。先后选派84名驻村干部,累计脱贫户人。包联帮扶的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
党建引领,“实打实”凝聚脱贫攻坚政治定力
陕煤集团既肩负着陕北、关中、铜川、陕南20个村和安康市汉阴县牵头单位的帮扶职责,还承担了陕西省国资委助力脱贫攻坚第六合力团(榆林合力团)攻坚任务。陕煤集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专注脱贫攻坚的政治定力,找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因地制宜建立了省市县村四级帮扶体系。
省级层面。强化省级帮扶任务的责任落实,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领导机构,健全由集团公司助力脱贫办向20个帮扶单位辐射的管理网络,强化对助力脱贫攻坚的领导力。充分发挥“指挥部”作用,把党建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实践优势,定期召开党委会,研究安排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市级层面。创新提出“牵头、协调、服务、兜底”的团长单位工作职责与承诺,根据榆林市8个贫困县的不同情况和“两个全覆盖”目标任务,注资2亿元创新成立了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组建了70余人的扶贫团队,坚持以产业项目落实落地为抓手,着力在改善县域产业经济结构上做文章,打造了“市级开发平台+县区扶贫项目+产业发展基金”三位一体扶贫模式和“中省企业搭配、大小企业搭配、主业互补搭配、产业扶贫到县”的工作机制。县级层面。汉阴县基础设施、住房条件、公共服务等方面与脱贫标准相比欠账较大,是陕西省5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陕煤集团第一时间响应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优化调配帮扶力量的号召,在原包联汉阴县9个贫困村基础上,主动承担4个深度贫困村帮扶任务,支持汉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以发展和推动县域经济为重点,开展帮扶。在汉阴县和榆林地区创新建立了“两支”产业扶持基金,投入万元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扩大经营,鼓励和支持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在汉阴县成立鑫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引进专业化农业公司,帮助当地扩大种植规模、规范提高产品质量、打通营销渠道、促进农产品提质换挡。创新性设立了陕煤集团驻汉阴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站及临时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前沿管理功能,统一协调、积极对接、督导服务集团所属单位在汉阴县的驻村联户精准扶贫工作,对接县域产业扶贫项目,形成了扶贫资源有序协调、常态化推进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局面。村级层面。20个参扶单位按照驻村联户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坚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建设投入万元,建设以合作社为单元的茶叶生产加工厂等6个,家禽养殖基地15个,经济作物种植园余亩,累计收入达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从当初不足元实现突破万元。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直接带动就业人,间接带动就业人。
机制保障,“心连心”凝聚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陕煤集团坚持完善制度机制入手,立体化探索建立五项机制,将干部职工群众思想凝聚到脱贫攻坚中来。
一是制度保障机制。制定帮扶工作总体方案和年度计划,先后出台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办法》、《两联一包工作考核办法》等10余项相关文件制度,坚持每日驻村帮扶、每月工作报告、每季联席(临时党支部)会议、每年考核表彰,不定期明察暗访,有力推动帮扶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协调联动机制。助力脱贫办积极与省市扶贫办、省国资和地方政府对接,建立与参扶单位、合力团成员单位、地方政府的协调机制,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纽带作用,实施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月度上报机制,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是激励关爱机制。把脱贫攻坚作为锻炼和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渠道,鼓励优秀干部积极到扶贫一线锻炼,将作风建设贯穿始终,对帮扶成绩显著、作出突出贡献的推荐纳入优秀人才和后备干部序列。近年来,先后选派84名驻村干部,32名已经得到提拔重用,2名被评为集团劳动模范。四是高质量推动机制。以市场化运作为着力点,建立科学化内控体系,推动产业项目向高效管理和高质量运营方向努力。在产业扶贫实践中,陕煤集团注重发挥大型国企的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优势,搭建优秀干部挂职锻炼平台,选拔汉阴县村、镇两级和陕煤产业基金扶持企业的干部、产业带头人到陕煤集团所属单位挂职锻炼,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树立市场意识、经营理念,为贫困村培养一批产业发展团队。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选取了试点村,将各参扶单位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对口村的集体经济嫁接,组建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流程和分配激励机制,提升集体经济管理水平、经营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实现集体经济的科学化管理、企业化运行、商业化运作,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
行动落实,“手牵手”凝聚脱贫攻坚发展活力
陕煤集团下足“绣花”功夫,接力企业管理的优势、精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操作、可持续的运行,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在行动落实上各单位和贫困村、驻村干部和村民“手牵手”,不断提升攻坚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抓实“九大扶贫工程”,实现举措更精准、主体更明晰、方法更实用、成效更明显。产业扶贫促增收。陕煤集团按照“项目化运作、消费扶贫助力、金融基金支持”的思路,在榆林地区积极开发涉农扶贫项目。榆林合力公司红枣深加工项目、黄芪深加工项目等扶贫项目,突破主业,立足当地特色,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清涧红枣、子洲黄芪深加工、佳县甜叶菊种植提取项目带动就业45人,户贫困户受益。基金支持的益康米业、陕果集团已在当地带动就业16人,余户贫困户增收。榆林地区开发的扶贫项目效果直接、有效、长远,切实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效改变了当地产业经济结构。就业扶贫稳增收。举办陕煤集团专场招聘会,授牌汉阴县职教中心“就业扶贫生源基地”,引导所属单位通过大学生招聘、中学毕业生委培、劳务工招录3种方式在汉阴开展就业扶贫,招聘安置余人。与大唐电信合作的米脂、汉阴呼叫中心项目,直接带动就业人,实现了“一人稳定就业、一户稳定脱贫”的目标。消费扶贫多增收。践行“消费是手段,扶贫是目的”,建立了20个帮扶村种农副产品消费目录,召开了消费扶贫推进会,举办了扶贫产品展销会,建设了抖音、天猫、淘宝等网络销售平台和“陕煤扶贫产品体验区”展厅,引导上万名职工及家属参与消费扶贫,打通从农户到合作社、到消费者的供应链,连接起有效的供求关系,让贫困户“钱袋子”直连员工“饭桌子”。年统筹购置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为汉阴县13个村名贫困群众分红.39万元,人均增收元,助力汉阴县如期脱贫摘帽。金融扶贫扩增收。设立了“陕煤榆林5亿元产业扶贫基金”和“陕煤汉阴万元产业扶贫基金”,已向榆林、汉阴县7家龙头企业投放万元,带动户贫困户人受益;率先设立汉阴县开源证券首家“贫困县级证券营业部”暨金融扶贫工作站,为汉阴县定制发放2亿元扶贫专项收益凭证,提高贫困人群财产性收入。农旅融合拓增收。投入万元助推汉阴“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在成功举办“汉阴县硒菊文化旅游月”的基础上,支持“周末哪儿去,汉阴有乡愁”农旅融合扶贫示范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以陕北矿业帮扶的汉阴龙垭村为示范,在集中安置社区旁规划亩的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布局乡村园区、采摘体验等项目,带动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医疗扶贫补短板。投入0万医院南区分院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汉阴南部山区及紫阳县、石泉县等周边部分地区共计约7万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降低群众转诊就医成本,破解汉阴县“两不愁三保障”的瓶颈问题。一层公卫中心于10月中旬投入使用,具备了慢病管理、妇幼保健、健康扶贫等服务功能。扶志扶智育动能。举办种养殖技术、新民风暨扶贫扶志培训50余场次,受教群众余人次;向爱心超市捐款50余万元,慰问大学生、老党员、贫困户等,激发内生动力;开展“送文艺下乡进村”演出、“典型引领·共奔小康”宣讲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走致富道路。教育扶贫拔穷根。出资万元修建余平米小学,捐助50余万元对23所小学的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进行改造。各单位开展“金秋助学”“送温暖”系列活动,帮助贫困家庭走出艰难境地。从年起,陕煤集团建立汉阴县教育关爱基金,每年捐助万元奖教、奖学、助学,保障贫困学生稳就学、优秀学生励志学,激励教师全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扶贫暖人心。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助力精准扶贫”活动,探索“党支部+贫困户+贫困党员”形式的党支部“双+”活动,创新开展党支部帮扶贫困户,优秀党支部与贫困村党员结对子工作,通过慰问、宣传、认购等,把党组织关爱、党建活动建立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进一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自信,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谋划长远,“力接力”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潜力
面对脱贫之后怎么办的问题,陕煤集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研究探索建立防返贫预防机制,深化产业扶贫项目与建档立卡户的利益联结以及精准帮扶的衔接机制,以及确保扶贫产业项目良性运行和发展的激励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时,研究探索陕煤集团与汉阴县稳定扶持合作共赢联结机制,助力汉阴持续发展。10月20日,集团对口帮扶地区干部培训班开班,培训以集中理论培训和到集团下属单位岗位挂职锻炼方式开展,分5批为对口帮扶地区培养名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综合性人才,打造一支“永不走的产业发展团队”,做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
对于榆林合力公司,陕煤集团重视项目建设和运营质量,始终坚持从高标准、高质量、最科学、最优化的角度思考工程建设、工艺优化、产品生产等,让合力公司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企业更具活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陕煤集团深入研究建设美丽乡村相关政策,从集团助力脱贫办到各单位、各驻村干部坚持把这个“新课题”的要求理解、吃透,牢牢把握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制度和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出台工作方法,进一步提升产业运行、发展质量。
面向扶贫地区的未来发展,陕煤集团将积极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助力贫困地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企更大的力量。(当地供稿杨照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