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紫阳县扶贫开发局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张厚方
年5月30日,持续几天的连阴雨还在下个不停,水磨村第一书记张厚方还挂念着水磨村最偏远的8、9组养蜂贫困户蜜蜂分箱情况(到了分箱时如不及时分箱蜜蜂就会跑),恰好这天也是张厚方预约养蜂专业合作社技术员田双全到村上进行技术指导的日子,张书记就带着养蜂技术员冒雨骑着摩托车穿行在弯弯曲曲、坡陡路滑的小道上,摩托车驾驶员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翻到路里边的水沟里,而路外边确是万丈峡谷,张厚方伤情最重,摔伤了手臂、腿部也被石头戳了三个洞,吓出了一身冷汗,却十分庆幸没有摔下峡谷,捡回来了一条命。他们没有在受伤后退却,在张书记的带领下仍然踏着泥泞的道路一步一步的朝着贫困户贺代安家走去,直到指导贺代安等养蜂户完成了蜜蜂分箱工作,才返回村部疗伤。
点燃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
年2月,有区乡领导经历,又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张厚方被紫阳县扶贫开发局选派到高桥镇权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进村短短十几天时间,张厚方就走访完了全村户贫困户,组织召开了6个村民小组的群众会宣传扶贫政策、征求产业发展意见。于此同时他到权河村对面的凤凰寨、鸡鸣坡采取对坡拍照的方法,迅速熟悉了解村情,将11个村民小组的自然壮况、贫困户居住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然后围绕产业建设、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技能培训、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金融扶贫制定《高桥镇权河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供全体村民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这个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内容翔实、有血有肉,点燃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灯。依据规划,在产业发展中,紫阳开源富硒科技公司牵头的亩特色玉米种植已经落实到户。乌鸡养殖项目羽鸡苗已在培育的10户贫困户示范户中开展,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已从80户贫困户手中流转土地亩,80户贫困户可在合作社里种菜挣钱,把山野菜项目搞得红红火火。有的村民还通知在外打工的人员回村参加产业建设。权河四组是权河村海拔最高的组,因地势等原因至今不通公路,该组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修通通组4公里公路。当时通组路政策还不够明确,张厚方根据群众的要求,引导他们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群众集资3万余元,争取县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0万元,县扶贫局补助解决资金10万元,在张厚方的积极协调下,30多万通组公路项目资金全部到位。4组通组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全组村民欢天喜地。老百姓高兴地说:“是张书记圆了我们几十年的公路梦。公路通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我们发展产业地积极性更高了”。
办好百姓期盼已久的实事
好钢用在刀刃上。
年6月,省市扶贫包村部门政策调整,县扶贫开发局负责包抓麻柳镇麻柳村。张厚方转任麻柳村第一书记。麻柳村是紫阳县年脱贫摘帽村。脱贫任务重,时间紧,工作压力大。因户施策,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户是贫困户脱贫的关键。麻柳村二组贫困户候帮芝,早年丧夫,全家4口人,婆婆74岁,大儿子上大学,小儿子在镇上小学学习。生活的重担全压在这个柔弱的女人肩上。侯帮芝在集镇建筑施工队做零工,收入也不高。张厚方看她身体单薄,做体力活吃力。就劝她开展林下养鸡,侯帮芝欣然同意。在张厚方的指导下她建起了鸡圈,首批喂养了只鸡,当年就能实现收入1万多元;张厚方了解到她大孩子在在大学里没有享受到贫困大学生资助,是因为资料不齐的原因时,就找到负责贫困系统的干部核实情况,再与陕西理工大学联系,学校要求提供在册贫困户系统截图等资料,张厚方想方设法给学校发去他们需要的相关资料,很快就享受到了学校元贫困户资助政策。麻柳村4组贫困户杨朝树,全家6口人,两个老人已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小孩在上学,老杨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医院治疗。安康市发改委曾帮他做了免费检查,检查后主医院做手术治疗。但老杨没有一万的住院押金只好放弃了及时治疗。张厚方得知详情后,就联系老杨打工的天赐茶厂老板何高权,请他先支付一万元钱给老杨看病,待后从他工资里扣。老何爽快地答应了。张厚方立即把医院,顺利做了手术,并忙前忙后为老杨办理合作医疗报销手续。老杨很快就康复出院了。逢人就说:“多亏遇到好干部张书记,是他救了自己,救了他们全家”。麻柳五组3.3公里通组公路,市发改委包扶该村时安排项目资金20万元,因施工中不注意安全造成一人伤亡,再加上雨多,路基损毁严重,再无资金支持,只好停工。百姓渴望修路地心情张厚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方面给单位领导汇报,争取水毁公路项目支持,一方面组织村民开展“一事一议”集资,表明修路的决心和愿望,短短10天时间,5组20户村民就集资8万余元,再加上水毁公路项目支持,历时两个月终于打通了路基,初步通过了验收。路通了,五组村民发展产业的力度也大了,当年新建茶园亩,养山羊头,养鸡只。就这样一户一户,精准施策,一个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麻柳村在年顺利通过上级评估验收,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再圆百姓小康梦想
年3月,紫阳县扶贫开发局包抓麻柳镇水磨村。张厚方这位58岁的老扶贫人没有给组织提出歇息的要求,再次转任水磨村第一书记。水磨村位于紫阳县西南端,与郑巴县、万源市接壤,是全县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村上有一座锰矿,全村有多人在矿上务工,收入持续稳定。妇女大多也背运矿石在家门口挣钱。水磨村是声名远扬的省级小康村。后来矿山停产,转型措施不力,群众收入急转直下,水磨村也从“风头”变成“鸡尾”。张厚方因为在扶贫开发局工作多年,对全县多数村多少有些了解,特别是像水磨村这样有名的村就知之更多。他深知水磨村要再创辉煌,关键要做好补齐转型课,依据村情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通过走访、调研、研判,当年该村重点要在标准化茶园建设、提升以养猪、养鸡为主的养殖业水平,新发展养蜂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列入脱贫攻坚方案中的重点工作。新发展的养蜂产业首先要解决的是蜂源、技术支撑和销售渠道。经过多方考察后选择了高桥镇兰草村养蜂专业合作社作为带领群众养蜂的龙头,合作社很快与农户达成协议,共同承担养蜂成本,按比例分红。合作社负责提供蜂源和技术指导、负责产品销售。作为养蜂产业倡导者张厚方也自学《科学养蜂与蜂病防治》、《高效养蜂技术》等养蜂知识,及早成为养蜂的行家里手。张书记和合作社技术人员一道住在村上,跟踪服务,随时随地解决解决村民养蜂的难题。群众说:”张书记胸中有谱,办事靠谱“。对张书记倡导的养蜂产业热情高涨。到9月底,全村养蜂1多箱,当年现金收入10余万元。预计来年该村养蜂将达到0余箱,收入达到70余万元。全村新建茶园亩,改造老茶园亩。组织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户贫困户养猪头,11户贫困户养山羊只,30户贫困户养鸡10羽,当年实现增收万元。其他技术培训、教育、医疗扶贫也在逐户精准施策中推进。水磨村4组贫困户龙永华一家四口人长期在外晃荡。张厚方多次电话联系他回家解决他家脱贫致富问题,龙永华一家终于同张厚方见面了。通过沟通商量龙永华最终决定按照张厚方的建议来做。一是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一万元交了集镇购买集中安置房定金。下余的钱购买一台摩托拉水车,用于他夫妻在东菀打工送水用。有了送水车,比以前肩背手扛收入高多了。二是妥善解决两个儿子问题。20岁的大儿子参加了县上组织的洗脚培训,现在在广州洗脚店工作,月工资0元,16岁的小儿子龙开元返回初中继续学习,杜绝了辍学。随着水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公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中药材种植园区建成,旅游业兴起,该村脱贫攻坚工作一定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水磨村再创小康村的辉煌。
张厚方名如其人,为人厚道,工作有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两年转战三个村,无怨无悔,他工作的地点离家越来越远,但他的心与贫困户却越来越近。百姓亲切地称他是扶贫路上永不歇脚的“背二哥”。
记者:郑长春责任编辑:李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