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秦岭是巴山引子

引子

首先以一首《清平乐》来纪念战斗在修建襄渝铁路时期的铁道兵汽车兵:

东方未晓,

铁马云间绕。

雨雪冰封艰险道,

亥字军车敢跑。

秦岭千仞峰高,

巴山万壑路遥。

阅尽襄渝胜境,

拖来蜀道一条。

在此引用铁道兵著名版画家张衍海战友创作的版画作为封面

特此表示感谢!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重庆与湖北相近为邻,但是自古以来相互往来都只能依赖于长江。自上而下时,可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但是自下而上时,就“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了。到了20世纪60年代,要前往重庆、四川,仅有北边的宝成铁路和南面的川黔铁路,但都要迂回一个近千公里的大圈才能到达,十分不方便。为了加快内地国防工程的三线建设,中央决定修建一条由祖国腹地湖北通往四川大后方的交通大动脉,这就是穿越湖北、陕西和四川(当时重庆还属于四川省)三省(市)的襄渝铁路。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经十堰、安康、达县到达重庆,线路全长.6公里。工程浩大,环境险恶。线路三跨汉江、九跨东河、七跨将军河、三十三次跨后河,在北碚跨越嘉陵江进入重庆。全线共有桥梁座,隧道个,桥隧占线路总长49%,有36个车站建在桥上或桥隧衔接处。整条铁路所经之处都是崇山峻岭,深沟峡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全国修建难度最大的一条铁路。

襄渝铁路线路图

铁路先从两头开始修建。年2月,铁道兵第六师、七师、八师进入西线重庆至达州段工地;年3月开始,铁道兵第一师、十三师开赴东线湖北境内襄樊至白河段施工。年,我们铁道兵二师刚从援越抗美战场回到祖国,来不及休整,立即风尘仆仆地赶赴襄渝铁路中段,与铁道兵十师、十一师在白河、旬阳、安康、紫阳四县境内长约公里的工地上共同作战,一起来啃最后的一大块硬骨头。

铁道兵二师的主要战场处于陕西安康地区的紫阳县。

紫阳县位于陕西和四川(今重庆)交界之处,是沟壑纵横的秦(岭)巴(山)山区,那里连最简陋的公路都没有一条,仅有汉江在峡谷中奔流而过,加上山岭上的一些羊肠小道,那就是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了,因此当地交通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当时全县仅有三十八万人口,分布在汉江沿岸。

陕南地图

年12月底,首先奉命回国的是六团,在湖北省枣阳县整训两个月后,年初立即开赴紫阳洞河;6月21日,七团回国,整训后进驻紫阳芭蕉口;7月12日,九团最后回国,整训后进驻紫阳高桥。这些地方都是山连山,水连水,出了家门就是山,下得山来就是水,到处是荒山野洼,附近不但难见百姓人家,就连一块稍缓的坡地都难寻。部队进来后,营房没有地方修建,只能挖山填坡,在半山腰上搭建简陋的茅草房充当营房。而二师机关则进驻紫阳县城,居中指挥从安康县大竹园到紫阳县高滩这段曲折而漫长的施工区域。

当年的紫阳汉江边吊脚楼

因为紫阳是当时全国少有几个不通公路的县之一,铁道兵二师部队到来时,进入工地的公路还没有修通,交通只有汉江水路一条。人员从外地进去只有步行,只能翻山越岭上百公里前往工地;物资则要通过汉江水运到紫阳,从石泉装船顺水而下,约有大半天的航程。我们所在的这些汽车连队,刚进山时担负着部队施工材料、生活资料的长途运输,要把这些物资从远在多公里外的西安经西(安)万(源)公路运到石泉,再从石泉通过汉江水运到紫阳。因此,我所待过的两个汽车连队最初都是驻在石泉县城。

下面的文字,就是在陕南地区修建襄渝铁路时,我们铁道兵汽车兵生活和战斗的一部分经历。

巴山深处铺轨忙

目录

引子

1.进军陕南

2.石泉新战场

3.汉江放排

4.开上了新车

5.白衣天使军中花

6.汽车营四连诞生记

7.车场四大员

8.车进紫阳

9.人小志高的学生连

10.秦巴山区冬来早

11.修理排的能工巧匠

12.轮胎告急

13.无限沉痛悼战友

14.牛人王淮生

15.第一次进隧道

16.拉练进紫阳

17.终于回汉探亲了

18.铁路接轨我还家

后记三回石泉寻故地

作者:史锡腾

责任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54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