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旅游记录#渔梁村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距离县城约1.5公里,是一座享誉国内的著名古村落。渔梁村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徽商出入徽州府,都要经过这里。公元年,姚姓迁居渔梁,这里逐渐发展为村落。细算起来,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明清时期,古徽州的商人沿练江从渔梁启程,前往全国各地,雄霸明清商界,让渔梁村赢得了“徽商之源”的美誉。走过千年风雨,渔梁村至今保存着过去的布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都保持着最初的风貌。村落的整体格局也保存得十分完整。
渔梁古街是镇上的主干道,悠长而曲折。踩着路中间的鹅卵石,观看着街道两边清一色的老式店面,上面的各种店号、庄号依稀可辨,便可遥想当年这里店铺鳞次栉比、旗幡招展、人流涌动的热闹景象。
奇特的“鱼”形布局
古镇虽小,却集各家所长,有山,有水,有古典民居和悠久的徽商文化。渔梁村因江而兴,村落沿江布局,弯弯江水让整个村落呈鱼形,鱼头朝南,鱼尾朝北。而渔梁的街巷,仿若鱼的骨架,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沿江展布,主干道如同鱼的脊椎骨,古街的两侧店铺林立。沿着古街,十几条巷子向南北衍生出来,它们是“鱼”的肋骨,这些小巷都是各类码头专用的通道。
古韵犹存的渔梁街
渔梁街最早形成于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当时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整条街道用清一色的鹅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处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
千古渔梁坝,古徽州的都江堰
这里还有古徽州最知名的水利工程:渔梁坝,这也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被誉为“徽州的都江堰”,也被网友称为“安徽版都江堰”。据考证,早在唐宋年间,人们就已经在这里垒石为坝,至明代,古坝重建。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古镇老街,成为渔梁古村的一处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景观。
安然古朴的紫阳桥
紫阳桥位于渔梁坝下,临近紫阳山,故名紫阳桥。它建于明万历年间,横于练江之上,结构古朴、简单实用,给两岸往来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古时商业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徽州古老桥梁的代表之一。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安徽这条老街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至今已有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