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赣地傩舞中国舞蹈活

赣地傩舞

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祈褔纳祥的娱神舞蹈。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同时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和向往。

相传在秦汉年间,吴王吴芮攻取长沙。史料记载:“汉初长沙王吴芮奉命征伐闽越,驻兵军山。为避刀兵之灾,告诫乡民传傩以靖妖氛。”

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灿烂悠久的傩文化王冠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江西傩舞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

傩作为一种礼乐文化,其组成部分包括傩神庙、傩面具、傩舞、傩乐等。

傩神庙是众神栖息之地,也是举行傩仪的主要场所。萍乡市现存17座,南丰县亦存17座,清乾隆年间的南丰石邮村傩神庙,在门前石柱两边镌刻的对联概括了傩文化的总特征:“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

婺源傩舞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仪中是神的载体,所谓“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赣傩现存面具约多种多个。萍乡傩面的古朴浑厚,婺源傩面的夸张奇异,南丰傩面的色彩亮丽,可谓赣傩面具三大特色。其中又以南丰所存面具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傩面具的材料原有铜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现了新老民间艺人的精湛工艺和民族的审美情趣。

南丰傩舞

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现有多个传统节目,其中南丰有90多个。仪式舞是“驱傩”时跳的舞蹈,舞者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而威严。

傩舞的配乐相对简单,以鼓为基础,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遵循舞止曲终的原则。

傩舞能完好保留到现在离不开傩舞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但尽管如此,傩文化仍旧处在濒临消逝的边缘,亟待拯救。

来源:听见江西丛书

编辑:胡代江复审:朱峰

终审:刘莎、骆志俊

声明: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作者/来源:江西风景独好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7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