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倾情协力书写政策性金融扶贫时代答卷

秋末冬初,地处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山脊上的绿色茶园,满目葱郁,云雾缥缈,结伴漫步其间的各路游客,仿佛置身于仙境。蒋家坪村村支书罗显平向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们详细介绍茶园的历史,分享今年春天与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交谈时的难忘经历……

如今的平利县,贫困户通过采茶、流转土地、回购茶叶等方式,实现了脱贫增收,蒋家坪从20年前的荒山秃岭,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绿色茶山;“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锦屏社区,一栋栋灰白相间的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道路纵横相连,贫困群众在社区工厂忙碌不停,生产加工毛绒玩具、服装、电子元件等产品,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在茶香氤氲的紫阳县和平茶厂,紫阳毛尖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曾朝和,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详细介绍着紫阳县茶业的发展历史——紫阳县充分利用“高山、绿色、富硒”的天然优势,因茶兴业、因茶致富,一片叶子养活了一方百姓。

三秦大地各个挂牌督战县区发生的这一幕幕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动人故事,其背后正是因为有了农发行陕西省分行上下同心、倾情协力的大力支持。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达亿元,政策性金融扶贫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13个季度考评中,均被评为绩效“优秀档”。年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政策性金融扶贫探索与实践,还先后两次被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办的《陕西脱贫攻坚》推广宣介。

构建政策性金融扶贫大格局

记者在深入陕西实地采访中了解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坚持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业务发展全局,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全力以赴,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邹菊方向记者表示,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党委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组织各级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陕西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两个维护”,引导党员干部把扶贫责任装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里,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性金融扶贫举措,以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理论学习成果。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陕西省分行始终积极贯彻落实总行一系列安排部署,及时设立了省市县三级扶贫金融组织体系,成立领导小组,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同时,及时制定陕西省分行服务陕西脱贫攻坚五年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明确扶贫工作措施与目标,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邹菊方向记者介绍,省分行还逐年组织辖内市县两级行主要负责人签订服务脱贫攻坚责任状、建立健全服务脱贫攻坚考核体系等措施,明确扶贫投放目标,有效传导压力,推动全行形成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支农全局和全程全员全力扶贫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陕西省分行党委班子主动作为,建立领导干部扶贫重点联系行制度,对全省11个地区40个国定贫困县进行点对点包联,加强调研督导,深入深度贫困地区调研脱贫攻坚规划和业务发展需求,全面指导推动包联地区扶贫业务发展。省分行上下还努力深化银政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统筹协调、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融资融智优势,共谋脱贫攻坚决胜之道。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仅年以来,陕西省分行就投放扶贫贷款.23亿元,完成总行下达计划的.48%,任务完成率列全国农发行系统第三,扶贫贷款余额达.2亿元。其中,投放产业扶贫贷款86.07亿元,完成总行下达计划的.98%;向深度贫困县投放扶贫贷款21.61亿元,完成总行下达计划的.26%。

筑牢服务脱贫攻坚主办行地位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年开始,农发行认真落实党中央易地扶贫搬迁决策部署,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作为我们服务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全面推动。”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分管扶贫工作的副行长张国华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分行为陕西省96个县区共提供易地扶贫搬迁资金.95亿元,支持了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了陕西省分行服务陕西脱贫攻坚的主力地位。

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只有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防止返贫。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的逐步转移,陕西省分行积极适应政策调整,迅速转变工作重心,着力在支持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上做文章。据陪同记者一同调研采访的陕西省分行扶贫业务处处长李社辉介绍,年5月,陕西省分行率先在全省金融机构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积极参与了《陕西省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贫若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起草工作,主动与省发改委建立后扶专项融资保障机制,与省移民(脱贫)搬迁开发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安置区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近年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后扶项目32个、29.89亿元,帮助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致富、防止返贫。”李社辉说。

(图为年陕西省分行发放4.0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支持的商洛竹林关镇江北移民安置区项目)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商洛,地处秦岭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全市六县一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年,商洛市开展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商洛市山阳县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农发行陕西省分行高站位、快行动,在山阳县投放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6.5亿元,解决了山阳县宏祥小区、中村集中安置点建设资金问题。”现如今,山阳县宏祥小区已成为全省第二大易地扶贫安置点,累计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户、人。

据统计,近年来,农发行累计向商洛市投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30.3亿元,有力支持了丹凤县竹林关镇江北移民安置社区等15个大型安置点的建设,建设易地移民安置房套,改善了近6万名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图为年陕西省分行投放万元扶贫过桥贷款支持的竹林关江北安置区产业园区项目)

在巩固前期4.05亿元支持竹林关江北易地移民安置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陕西省分行开始聚焦贫困群众“稳得住、能逐步致富”的后续扶持,创新采取了“涉农资金整合+扶贫过桥贷款”模式,投放万元贫困村提升工程过桥贷款,支持竹林关江北移民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及产业园项目。入驻竹林关江北产业园内陕西雅尔艾公司车间的一名工人激动地说:“我们搬迁后还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挣钱,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目前,该项目已全面投产运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个,带动了人以上贫困人口的长期稳定就业,有效解决了区域群众搬迁后的后顾之忧。

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弱项

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但是在许多贫困山区,交通条件落后、乡村环境脏乱、农田水利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制约着当地贫困群众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为此,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瞄准贫困地区“三保障”短板弱项,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保障、医院建设、提高教育办学条件以及人居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好“三保障”突出问题,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发展,作为“造血式”扶贫的教育扶贫,无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冲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我们陕西省分行聚焦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板弱项,切实加大教育扶贫信贷支持力度,累计投放教育扶贫贷款11.34亿元,支持7个国定贫困县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楼、校舍、体育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提升、多媒体设施等教学配套器材采购配置。”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客户经理刘磊向记者介绍说,教育扶贫有效改善了县域教育基础办学条件,提升了设施服务水平。陕西省分行切实把教育事业的金融支持作为拔除穷根、立德树人、传承文化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做好健康扶贫对脱贫攻坚意义重大。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陕西省分行着眼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积极创新精准扶贫信贷新模式,有力促进医疗条件改进和医疗水平提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累计投放各类健康扶贫贷款9.74亿元,医院建设、医疗保障、医药产业等各类项目和企业16个,有效改善了当地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记者在安康走访时看到,农发行陕西省分行3亿元贷款支医院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农发行安康市分行行长王晓智站在工地旁告诉记者,医院是安康市实施健康扶贫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地医院,可惠及当地人口79.9万人。医院设置健康扶贫病床保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使用,并在检查费用方面给予20%的优惠。该项目还规划建设养老、康复、生活和服务于一体国际养老小镇,在满足贫困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图为年陕西省分行投放1.94亿元城乡一体化扶贫贷款支持的清华附中文安驿校区项目)

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陕西省分行在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的同时,还统筹结合乡村振兴,大力支持农村路网、水利、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累计向贫困地区发放基础设施贷款74.3亿元,重点支持了渭南市临渭区美丽乡村建设、延长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西乡县农村公路养建一体化项目、镇安县云镇水库等62个项目,涉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交通、水利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多个领域,助力贫困地区区域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构筑产业扶贫稳贫长效机制

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归根结底要靠产业支撑。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紧抓产业扶贫这个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结合贫困地区金融需求和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信贷产品和模式,精准施策,切实增强产业扶贫的带贫、减贫成效。据介绍,近年来,陕西省分行累计投放产业扶贫贷款亿元,向贫困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有力支持了产业园区建设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客户家,推动企业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吸纳就业、土地流转、分红等方式与贫困人口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近年来累计带动9.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图为年陕西省分行投放1.5亿元产业扶贫贷款支持的安康市阳晨集团生猪养殖扩产增栏项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紧跟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把支持生猪稳产保供与服务脱贫攻坚相结合,累计投放生猪全产业链贷款29.67亿元,有力支持了生猪养殖、生猪饲料、屠宰、加工、冷链等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惠及贫困人口近4万户。安康市阳晨集团是一家民营生猪养殖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由当初一个资产规模万元的养殖场,逐渐壮大为拥有目前10家子公司、总计15.98亿资产的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西北地区生猪养殖加工领军企业。公司直接创造工作岗位余个、惠及数千家庭和整个生猪养殖产业链上下游,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万余人实现脱贫。但是在年,受经济下行以及非洲猪瘟的影响,加之深陷股权纠纷案件之中,阳晨集团陷入艰难困境。

“在困难时期,农发行陕西省分行一如既往的给予了我们信贷支持,同时积极发挥债权人委员会牵头行作用,协调各金融机构共同发力,不压贷不抽贷,帮助我们爬坡过坎,为我们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留足了时间和空间。”站在养猪场门外,阳晨集团负责人杨运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今年上半年农发行还向我们投放了1.5亿元贷款,支持新增存栏基础母猪头种猪场建设,确保和巩固了我们公司带动余户3万余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成果。截至9月末,我们已实现销售收入.4万元,实现净利润.87万元。”

(图为年陕西省分行投放7万元产业扶贫贷款支持的陕果集团宜君有限公司有机矮砧苹果示范基地项目)

近年来,陕西省聚焦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建立了现代特色农业“3+X”工程,推动苹果、奶山羊和设施农业为重点的果业、畜牧业、特色种植业三大产业以及茶叶、食用菌、富硒农产品等区域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则紧跟政府产业规划,全力服务“3+X”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刚刚在10月17日“扶贫日”这一天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创新奖”的李社辉处长,向记者介绍农发行支持三大体系建设时如数家珍:向陕果集团及子公司审批产业扶贫贷款5.6亿元,累计投放4.4亿元,支持产业园、示范基地、产销服务中心建设和苹果后整理,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通过土地流转、联合建园、劳务用工等方式直接带动贫困户1.37万人实现脱贫增收,同时通过免费技术指导与培训、示范带动等方式间接惠及当地果农1.78万人,让红苹果变身“致富果”;向富平奶山羊产业农投企业红星美羚累计提供1.24亿元授信额度,支持奶山羊全产业链经营发展,通过托管分红、送羊入户、优价收奶、提供就业等方式,带动数千贫困户增收益、得实惠,让奶山羊变为脱贫致富“领头羊”;投放1.2亿元,支持陕西和丰阳光、秦峰农业等公司发展壮大地域特色明显、带贫效应突出的食用菌特色农业产业,有力支持了“小木耳、大产业”发展;累计投放茶叶贷款及基金5.3亿元,大力支持了平利女娲茗茶、紫阳和平茶厂、高山富硒茶产业园区建设等,推动当地群众“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显活力

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坚持守正创新,瞄准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目标,围绕贫困户劳动力、土地、产业等资源禀赋,依托农村集体组织,深挖贫困户脱贫需求,提供差异化融资融智服务。同时整合国家惠农政策、地方政府组织资源、银行扶贫优惠资金等优势,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全力探索扶贫业务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帮助建立贫困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蓝田县位于西安市郊县,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年蓝田县组织实施“双十双百千万工程”,确定18个村为“三变”改革试点村,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但由于各合作社经营比较分散,规模小、实力弱,产业选择没有结合实际资源、农业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集体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难以发挥作用,产业发展缓慢。年初,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在数次与县政府调研座谈的基础上,根据蓝田县集体经济实际设计融资模式,帮助集体经济与贫困户“搭桥修路”,解决融资过程中的“准入门槛”和“抵押担保”瓶颈,以及资金闭环管理难的问题。“通过‘政府+国有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我们向蓝田县投放产业扶贫贷款万元,支持帮助蓝田县17个镇、个村发展食用菌、花椒、樱桃、草莓、葡萄、民俗六大特色产业。”刘磊向记者介绍说,蓝田产业模式通过“信贷资金使用管理”、“农村产业经营发展”、“整合涉农资金使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等方面的创新,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与农村“三变改革”有效衔接,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造血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了贫困户增收致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银行贷款风险可控,多方主体共赢发展的良性循环,是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次有益探索。

(图为年陕西省分行投放万元产业扶贫贷款支持的蓝田百村产业提升项目)

(图为年陕西省分行投放1.42亿元扶贫过桥贷款支持的山阳金鸡产业扶贫园区项目)

随着陕西省84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基本完成,如何解决搬迁群众日益增长的劳动力和逐渐减少的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成为贫困搬迁户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关键,也是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决策层苦苦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陕西省分行积极参与到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挖潜扶贫车间、社区工作的就业潜力,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对于因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后,土地资源较少的贫困户,通过大力支持标准化厂房或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吸引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安置区投资兴业,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农发行陕西省分行重点支持的竹林关江北产业园、安康月河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确保了搬出来的贫困人口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致富。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村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啃下的“硬骨头”。针对宁陕县贫困人口县域外就医需求大,医保费用报销滞后的问题,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健康扶贫介入医保领域的路径,通过建立“国有公司+医保中心+医院+贫困患者”多方协作机制,向宁陕县审批万元健康扶贫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全县贫困户县域外大病就医临时性资金缺口,医院“先交钱,后治病”和医保“先治病,后报销”之间的资金滞后性矛盾,完善了贫困群众医疗救治链条,补齐了健康扶贫制度“短板”,打通了贫困患者看病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管理确保扶贫业务高质量发展

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在书写政策性金融助力脱贫攻坚这份答卷的过程中,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从项目安排、资金管理、考核导向、脱贫成效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强化管理精准。“我们积极对接贫困地区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融资需求,坚持把扶贫认定作为扶贫贷款受理的必要条件,对带动人数多、带贫效应好的扶贫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及时跟进。”李社辉处长告诉记者。此外,该行还从账户设立、扶贫贷款发放、贷款资金支付等环节加大检查监测力度,加强扶贫成效持续跟踪管理,确保扶贫贷款资金专款专用,扶贫贷款真真正正惠及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邹菊方行长向记者表示,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将全力做好政策性金融铺路石作用,在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逐步推动“输血”扶贫转为“造血”扶贫,助力贫困地区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作出新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6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