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杨露雅
中华文明的车轮在陕西这片土地上滚滚前行,走过刀耕火种的半坡,走过“中国文明的前夜”的石峁,走过周秦汉唐,走过宋元明清,走过红色延安,在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今天的陕西人正在行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陕西是考古人眼中的沃土,在一辈辈考古学家的深耕下,陕西先后有28项考古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约占全国入选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关中,江村大墓的发现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从此,西汉十一陵被精准定位。
在陕南,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发现,弥补了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的空白,让秦岭地区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日渐清晰。
在陕北,石峁遗址让我们见识了多年前早期王国都邑的辉煌,感受到“中国文明的前夜”的曙光。
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不仅让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也为陕西的博物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如何利用好这些“素材”,博物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对陕西人来说,节假日首选的休闲方式之一就是逛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还有今年新开放的陕西考古博物馆,每到节假日便热闹起来,无论男女老少都愿意来博物馆这座大学校里“上课”,过一个有意义的节假日。
历史文物要保存好,更要保护好。陕西的文物修复人员利用科技赋予文物新的生命,让文物活得更“健康”。
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恒温恒湿的古代纺织品保护实验室里,一块块织物残片在修复人员的手下变成绚丽的霓裳。
拆书、洗书、补书、折页……在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师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极为考验耐心的工作,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在紫阳县瓦房店的北五省会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通过保护修复工作,去除了多种病害,让建筑上的彩画再次绚烂。
……
历史遗存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陪伴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春天,在曲江池畔看微风轻拂嫩柳;夏天,在大雁塔前的喷泉边纳凉;秋天,在汉阳陵银杏树下合影;冬天,在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泡温泉。深厚的历史,让陕西一年四季里除了有自然胜景,更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陕西人正奋勇向前,矢志不渝地让文物活起来,这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