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城以南,牛谷河绕城而过,记得过去在一中上学路过还有清澈的的河水,打小第一次看见小鱼就是在这牛谷河上,可如今的牛谷河没有了河水,成了一条污水沟,呻吟的牛谷河期盼着有朝一日有河水流过。河南岸有一座高山叫清凉山,有关清凉山的传说很多很多,每次路过县城,只要有时间,我总要上山看看,一是看看香火鼎盛的清凉寺,二是站在山顶,鸟瞰天天在变化的通渭城,每当此时,总会有无限的感慨涌心头。
先说说清凉山,清凉寺:据清凉山山史记载:“清凉山(又称发雲山,或清凉寺),位于通渭县城之南。山上古松翠柏成双成对,花木花草争奇斗艳。坐城仰望似披霓裳,如虎添翼,若龙腾呈祥之势。登山俯瞰搂矗万幢,河流四海,有路通八方之巷。举目远眺,群峰环绕,似五子拱状之态。此地天空湛蓝,微风习习,古以清如水而无尘垢,凉如风而无爆烈著称。与平襄古城相隔望,与南屏山之华严寺、城隍词、南山公园连成一片。辉映俯瞰,相得益彰。与晨钟暮鼓,佛声佛号相融合。独显这方净土的秀丽多姿,和谐兴旺”。文人写介绍虽然赞美之词有加,但清凉山确属一处风水宝地,当然,山上也曾有过人皆共知的秘密,至今未解。其实清凉山因建有清凉寺而更加出名,据介绍清凉寺始建于距今一千多年的北魏末期,有观音菩萨,行雨龙君等三十一尊神位。千百年来,风雨侵蚀,殿宇坍塌。至明成化年间,净室僧及惠瑛僧曾竭力建殿,塑立圣像,晨昏焚敬,朝暮恳祷,盛极于时。然受天灾人祸,几经兴衰,饱受创伤,夷为废虚。时至公元一九七八年,社人孔媪李凤英率子就山凿洞,奉观音菩萨于内,权且而敬。自八十年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时有李公时茂及社会贤达人士,募筹善款,于公元一九八二年修建菩萨殿。公元一九八五年修建吕祖、山神土地庙。自九十年代初,阖社善男信女自发筹资,于公元一九九一年在河滩修建乐楼。公元一九九四年修建三圣宫,财神庙。公元一九九六年修建子孙宫。于三聖宫相对。公元一九九九年修建龙佛殿。公元二00四年於关帝殿前修造钟鼓二亭,并悬钟于西亭。公元二00五重修菩萨大殿,于殿前修石山和莲花池。并移乐楼上山。增其旧制,历廿四载。时至公元二00九年,岁在己丑,河清海宴,物阜民康,社会各界贤人仪士、阖社人民自愿捐助。新建四柱七顶牌坊仿古山门,山门重叠飞檐,钩心斗角。脊饰龙凤花纹,鸱吻与神兽,上盖红色琉璃瓦。气势宏伟庄严。山门正中上方书“清凉寺”金字。此书为本籍书法家李济畅题写,娟秀圆润。门前两傍汉白玉石狮,雕工精细,雄威壮观。同时修建六角仿古碑亭、药王殿、老君殿、菩萨大殿。移山神土地于山门内,改原菩萨殿为三皇殿,缮旧乐楼于古装。年建成大雄宝殿。今天的清凉寺不仅能满足本地信众朝拜和宗教信仰的需要,同时也为稳定社会、净化人心、促进文化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再说说通渭城:通渭城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通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处处可以体现。翻箱倒柜,网上百度,查到了这些有关通渭城变迁的资料,梳理罗列在此,一来供大家参考,二来自己也能好好学习一下通渭县史。通渭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公元前年汉武帝从陇西郡分设天水郡,郡治平襄即今县城平襄县为天水郡附廓首县。但是历代兵燹加之地震等自然灾害县治几经变迁。平襄县在十六国西秦后逐渐被废城廓也湮灭不可寻。到了北宋崇宁五年,宋徽宗赵佶,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皇帝一纸诏下,在今什川乡八里湾村李家坪重又建立了通渭县。孱弱的两宋转眼即逝。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年县治又移到今县城。一直到了康熙五十七年,年五月的一场大地震城北的笔架山崩塌,城垣除西南角外尽被覆盖,城覆人亡,县治不得不于雍正八年,年移至静宁州属安定监,今马营。乾隆十二年知县赵国贤以县治在安定监,官民往返不便为由,奏请朝廷拨资建城。乾隆十三年,在官民披星戴月的辛勤汗水中,新的县城终于建成。县治又一次迁至平襄。至此县治再未迁移。由于频繁的地震和兵乱,到解放前夕,平襄古城已是建筑破旧、人口稀少、商业不盛、街巷不多、极尽萧条。年,新生的县人民政权诞生于平襄这座古城,这个饱经创痍和沧桑的古城焕发了新的生机。时至今日,县城已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通渭县城北依笔架山,南望南屏山,沿牛谷河而建。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县城东西宽南北窄的特点。明以前城廓的范围今已无法知道。明洪武年间县城围3里步,有护城池,城墙开东、西、南三个城门。到了明成化十年,年,城廓又有所扩大,城垣周长五里多。康熙五十七年的大地震使城廓面积大为减少乾隆十三年建成的城廓城周仅为四里。光绪十九年年经过多次迭修增建城廓规模固定下来。这座城的西至南面以今南城巷为界,东面以今看守所外墙至县一中家属院为限,北至笔架山,南到今文化馆。新中国成立后,城区人口迅速增加,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的从无到有,工业用地逐年增长,淀粉厂、面粉厂、毛纺厂、粉丝厂、味精厂等企业星罗棋布于旧城的西面。城市建设早已超越了旧城廓的束缚,向四面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城区建设范围不断拓展面积达11.5平方公里。通渭城的城垣见证了这座县城的历史。明成化年间,城垣高3丈,护城池深1.5丈。东、西、南三门是砖石垒砌卷拱的圆孔门洞,门均以铁包裹,门顶建有重楼,各门设有吊桥,晨放夕收。乾隆十三年重修的新城,城垣高2丈基宽1.5丈,护城池深1.5丈,仍开东、西、南三门。笔架山横亘于县城北面是城郭的天然屏障。到了光绪十九年城垣东、西、南三门建有敌楼,东南角有束星阁。城正南面有月城,东、西、南三门名为“紫阳”、“阜城”、重华”。“重华”之上远眺南屏夕照,清凉余辉,心怡神悦。民国九年十一月地震城垣倒塌,后虽经多次维修,仍难现往日的风采。解放后,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垣大多被拆除。仅剩东墙,西北、东北城角。90年代,县一中修家属院,将东北城角拆除,残存的夯土高墙,伫立在牛谷河畔。年,看守所重建,将东城墙拆除。如今,县城城垣已难觅踪影,它昔日的雄姿只残存在人们的记忆里。“紫阳”不在“重华”难现留给人们的只有感慨。
自明成化至解放前,县城逐渐形成东街、南街、前街、后街、仁和、仓巷6条街道。解放后,县城人口的剧增,居民区点的扩展,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不断增加,城区向四周延伸。到80年代,形成10街31巷的格局。年,在县建公司对面新修环城路一条,城区主干道路骨架基本定格成型。这些街道起初都弯曲狭窄,路面不平,全为沙土路面,通行条件相当差。年对北街、南街、中街、西街、西小街、西中街、东街7条城区主干道改建成渣油沥青表面处治的道路。年至年底,除东街外,对其他6条干路全部用沥青罩面。经过十几年的通行,至90年代末,这几条主干道年久失修,路面不平,坑坑洼洼,渣油路面又重新成为沙土路面,无风三尺土,有雨两脚泥,群众怨声载道。路况差,给到县城的外地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影响了通渭的形象。困则思变,平襄镇对东街进行混凝土浇铸,北街、南街相继进行了混凝土浇铸。年中街、西街、西小街、西中街在短暂的一个月里面貌一新,整修路基、拓宽路面、铺油罩面,所有路段铺装了彩色人行道砖和盲道,建成了绿化带。年底,滨河路中段建成,使城市的路网结构更趋合理。如今,漫步在城区的大道上,道旁林荫覆地,路面平坦清洁,秩序井然,人们享受着出行的愉悦。居者有其屋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解放前,居民都居住在宅院里,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一坡水瓦房,低矮破旧,室内陈设也非常简单。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住宅建设发展很快。80年代初期,县城里的旧房基本翻新,住宅楼也悄然出现。年,在射圃亭建成砖混四层住宅楼一栋,限于当时的条件,住宅楼既没有暖气,也没有自来水。随后,农行家属楼、南街安居工程住宅楼也拔地而起,但这些楼户型不理想,面积较小,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年,一期旧城改造开始,集资建房成为人们实现居住理想的有效途径。至年有成套住宅13.04万平方米。这些楼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千家万户实现了安居的梦想,宅院的闲适、楼房的惬意,人们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伴随着住宅建筑拔地而起的是公共建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县委办公大楼、县政府办公大楼、县医院门诊住院部大楼、公用型汽车站大楼、县一中教学大楼、县二中学生公寓.....而今,文化广场更是县城标致性的建筑,是全县人民追求富裕文明生活的体现。解放以前,城市市政建设是一片空白,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和重视下,供电、供排水、供热、有线电视等公用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年和年,分别从陇阳和马营变电所引接电源各10千伏,解决了城区用电。随着城市工业用电的增长,电力资源紧张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东川千伏变电所建成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年,城区安装了第一盏路灯,经多年发展更新,城区主干道全部安装了单杆单、双臂路灯。在西街、南街、北街安装了灯箱广告牌,南街全线安装了灯光隧道。滨河路上翩翩起舞的飞天、县政府前绯红喜庆的中国结,这些造型奇异的路灯,使夜幕下的县城,华灯璀璨,更加靓丽迷人。年县自来水厂建成,开始给城区供水,广大市民告别了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城区还实现了集中供热。
解放前,寺庙是城镇的重要建筑之一,而尤以城隍庙为最精致考究。有记载的最早的县城城隍庙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年在清康熙五十七年地震中被毁。乾隆十三年在城东北今城关粮管所院内建城隍庙。此外规模较大,建筑精堪的还有关帝庙、八蜡庙、文庙等各类寺庙、牌坊、祠堂、神坛。到解放后逐渐被拆毁或挪作他用。改革开放后,陆续复建了一些寺庙。在南屏山麓,山抱林拥之间,新城隍祠即座落于此。这里葱郁幽静,浓荫盖地,布局严谨,庙宇辉煌。在山顶,建有华严寺,寺内有雕梁画栋、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毗邻的清凉山上,建有观音殿、吕祖庙、关公大殿等建筑。这些地方为县城增色不少多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游览休憩的去处。
目前,通渭县城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笔直,市容比较整洁。人流、车流、物流汇聚于此,一片欣欣向荣。不久的将来通渭县城将成为富裕、文明、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