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梁古村的街道、巷道、房屋,都是历史的遗留,很少有现代建筑夹杂其中,因而其古色古香显得更加真实而自然。因为渔梁人的内心深处,都隐隐约约地有一种与传统不肯割舍的坚守。
渔梁村位于歙县县城东南1.5千米处,形成于唐,约在唐朝乾元二年()姚姓迁居渔梁,并发展为村落,其形态似鱼。渔粱依山傍水,古朴冼练,俗称梁下,处于练江的下水口,曾是歙县在练江上的码头,往来集散,生意兴隆。虽说今日的渔梁,已无法复制当年的盛况,但遗留的古建仍能让人感觉它曾经的繁华。
凹凸不平的渔梁商业街俗称鱼鳞街,东西走向,长约1千米,至今仍较好保存着古代水埠码头的风貌,垂直该街则衍生出10余条小巷,一色的木排店面,一色的石板卵石路面,使得商业街极富特色,繁荣的商业街和宁静的巷弄,构成了渔梁村落内部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街道两旁清一色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高高的马头墙、黝黑的小青瓦、突兀的房檐、本色的木板门构成了一座座徽韵浓郁的民居,和谐而自然。
渔梁古村巴慰祖故居位于渔梁商业街77号,建于清代前期,是渔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故居坐北朝南,分前、中、后三进。前进为客厅,三房,均为三合院。另有东、西厅和后花园。客厅瓜柱柱托雕刻精美,角檐柱上端有丁字拱,中进为梭柱,柱础呈覆盆状,别有特色。经其后人修缮,现故居已改为巴慰祖纪念馆,现藏文物有“爱日居”匾额、巴慰祖书中堂及砚台等。
渔梁街南临新安江,江边船坞犹在,拾级而下,便是著名的渔梁坝。渔梁坝是徽商将货物运往江南的集散地、水运码头,据说从这里直达青弋江然后入长江。称雄明清商界三百余年的徽商从这里起航,中国最早的商业团从这里扬帆,徽州商人在此踏上他乡,今天码头迹象殆尽,留下的是古代工匠的智慧。渔梁的名称即由渔梁坝而来,渔梁坝是由隋朝一位官员汪华始建,重修于明末,选用花岗岩,徽式风格榫头,将块块巨石牢牢“锁”住。水坝长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分左、中、右三个水门,左边长年流水,中、右水门既防涝又防旱。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滚水拦河坝号称“安徽的都江堰”、“东方的凯旋门”。
巴慰祖故居站在石坝上,举首四望,整个渔梁古村气象万千,尽收眼底。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坝下乱石嶙峋,浪峰咬石;西岸巍然屹立的紫阳山,林木葱郁;建于明代的紫阳桥,宛若彩虹横卧清波,此桥长米,高14米,宽10米,在歙县城的三座古桥中最高、最宽,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的码头,所以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得多,以便行舟过帆。
新安古道从歙县县城南门起,蜿蜒数里,穿过古代繁华商埠渔梁,通向渔梁坝下的水埠码头,古道依山傍水,逶迤如带,古朴素雅,沿江筑有石质扶栏,还留下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李白曾来此寻访当时住在此地的诗人、隐士许宣平,他在新安江上乘渡船,并向撑船的渔翁打听许家,渔翁说道:“门前一杆竹,便是许翁家。”暗自表明他就是许本人。但李白没听明白,二人就此错过。李白寻访不遇,在此独自饮酒,后人就把这酒肆改名“太白楼”。
太白楼旁边就是新安碑园,是由明代官员的府邸改建而成,其格局和苏州园林相似,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园林式建筑。它凭太白楼,靠披云峰,借练江水,临太平桥,以曲折有致而又含蓄丰富的借景表现手法,使这座在弹丸之地依山而筑的园林,显得幽深而又奇巧。它因陈列了两套著名帖刻《余清斋》和《清鉴堂》而驰名。整个碑园由真赏亭庭院、歙池、小天都庭院、两清堂庭院、披云小筑庭院等部分组成,通过蜿蜒幽深的墨妙廊构成有机的整体。每个景区除在适当部位陈列碑帖外,置景各有侧重,或以山水见长,或以石峰为主,或兼有水石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