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奔跑在硒望的田野上

陕西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推进安康“富硒大米”产业发展纪实

近年来,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积极推进“陕西好粮油”行动,打造安康“富硒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发展绿色、健康、营养、安全富硒粮油产业,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穿行在陕西安康乡间的小路,农民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犁田、插秧、抛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春耕场景。水稻田上,点点嫩绿渐次铺开,生机勃勃、葱郁盎然……

近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把富硒产业作为建设陕南生态经济强市的“首位产业”和“立市之业”,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彰显安康特色粮油为目标,打造“富硒大米”产业体系,持续在科研支撑、基地建设、品牌打造、标准制定等方面聚焦聚力,精准施策,推动富硒大米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科技赋能

助力富硒大米高质量发展

年6月,中国首个富硒产业研究院落户安康,这不仅是贯彻落实提出的科技兴农战略的有效举措,更是推进安康乃至全国富硒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多年来,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发挥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以“富硒大米”基础研究等领域为重点,在普查富硒资源分布、富硒水稻标准化种植(栽培)技术研究及新产品研发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体检”圈出富硒耕地———

“选好地才能出好米”。为全面掌握富硒资源分布状况,为开发富硒粮食产业提供科学依据,年至年,安康市对全市十县(区)土壤、水体、农作物等硒含量进行全面的调研、普查,为硒富集土地做全面“体检”。

“体检的方法之一是取样分析,就像人体的抽血化验。”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张立君副主任介绍道。年开始,安康市启动了更为精准的硒资源普查工作。年10月,在安康市人民政府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战略合作签约暨安康市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启动仪式上,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与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签订安康市富硒资源调查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硒资源详查。目前已完成了紫阳县和汉阴县1∶以及紫阳县闹热村1∶的土壤资源调查评价,累计调查面积平方公里,采集样品件,系统开展了富硒土地资源评价、养分评价及土地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全市硒资源详查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今年将完成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石泉县1∶土壤硒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启动汉滨区1∶土壤硒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现主要富硒县区硒资源普查全覆盖。有了土壤硒含量具体分布图,就找到了发展富硒产业的“金钥匙”。一份份成果报告、一张张成果图件、一个个村级档案……换来了一处处富硒大米种植基地的蓬勃发展。

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当科技力量与自然优势相结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安康富硒大米高质量发展。

“筛选”育出优质种源———

“要把实验室培育的优质种子撒在富硒土地上”。作为安康市富硒粮油优质特色新产品研发项目的负责单位,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肩负的更多的是使命和责任。

其中,“富硒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课题,通过对12个水稻品种和80多个新组合进行小区对比试验,检测水稻根、叶、大米、谷壳等组织中硒含量,筛选出适宜陕南种植的中晚熟水稻品种宜香、川优和中早熟品种泰丰优7号、秦康银丝等7个高聚硒水稻品种,找到了安康富硒大米的“金种子”。

龙头引领

健全富硒大米产业发展体系

近年来,安康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实施“陕西好粮油”行动计划,开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全市粮食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趋势凸显,富硒“品牌粮”、有机“生态粮”、旅游“文化粮”等安康“好粮”悄然走上百姓餐桌,订单式生产搭建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产业桥梁。

———订单农业,培育富硒“品牌粮”

“通过订单农业,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田间管理,确保了稻米基地生产的产品质量优质。”汉阴县发展改革局粮食股股长栗丰勇说道。

“以前种普通稻子,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自从种植指定有机富硒水稻,收购价每斤2.5元,比普通水稻价格高出近一倍,我们的大米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汉阴县漩涡镇东河村冯忠恩笑呵呵地说道。

像冯忠恩这样的农户,在安康还有很多。年汉阴县新鑫米业公司建设富硒水稻订单生产基地2万亩,其中富硒有机水稻生产基地亩,带动农户达余户,参与富硒水稻订单生产的农户亩均增收元以上。“订单农业”模式已经成了连接农民与涉农企业的纽带,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走上了致富路。

让“富硒米”变成“致富米”。安康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订单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全方位对接农户,着力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降低农民种植风险,拓宽销售渠道,真正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

———基地园区,打造循环农业“生态粮”

春三月,走进秦岭南麓的凤凰山深处,空气清新,水源洁净,青青稻田绵延无边,散发出诱人的稻香;一群群水鸭在稻田中穿梭追嬉,激起阵阵水花,伴着和煦的秋日阳光,折射出碎银光芒。这里便是汉阴新鑫米业公司生态稻田基地。

“我们基地依托自然资源,引进优质品种,实施稻鸭、稻鳝共作、生物防治以及施用有机肥等一系列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技术,生产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我们的产品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已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证书。年公司‘蜡烛山’牌天然硒米,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名录。”汉阴县新鑫米业公司董事长刘长安介绍道。

“稻田养鱼、鱼粪做肥,稻渔综合种养;稻米销售、谷壳酿酒、酒糟养猪、猪粪做肥。”旬阳县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切换着园区生产监控视屏介绍道,公司采取生态循环农业和订单种植发展模式,已覆盖园区周边7个村近亩水田,其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亩,年园区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园区”称号。

安康市在深入开展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年末,已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入社社员18.4万户,带动农户36.6万户,粮油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培育壮大。

———三产融合,挖掘农业+旅游“文化粮”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来临,安康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农业特色产业和园区建设,推进“农业+旅游”,汉阴凤堰、平利长安、镇坪曙河等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铁犁牛耕、手插脚薅”让消费者体验农事、寻绎农耕文化、品味田园风光,已成为时下乡村旅游新时尚。古家村是岚皋县的水田大村,因其产稻米粒大饱满,色泽呈枣红色,煮在铁锅里均直立不倒、香气扑鼻,享誉民间,此米曾为进贡朝廷的珍品,至今还流传着“古时村民不堪苛税重负,村里秀才巧施妙计摆脱贡米负担”的故事。岚皋县鑫鹏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充分挖掘红香米文化,与村民签订合同订单种植,并逐步向周边镇村扩展,面积已达余亩。

宁陕县寨沟村朱鹮野外放飞基地,四面环山,水田连片,稻田里生长着泥鳅、田螺等朱鹮美食。秋日里的寨沟如诗如画,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绿色无污染的农副产品同样吸引着广大游客。宁陕县绿宝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以寨沟村为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农业+旅游”模式,开发“文化粮”,近年来已发展订单粮食种植近亩,其中有机水稻认证面积亩。

“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以水稻、油菜籽等为主的粮油作物订单种植,年种植面积达到16.72万亩,安康粮油产品优质品率将大幅增加,百姓‘饭碗’品质将越来越好。”安康市发展改革委粮食调控科科长邱新茂认真地说。

品牌战略

让安康富硒大米享誉四方

天生富硒,天然含硒,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多样化的顾客需求,如何借硒造势,是安康富硒大米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破解难题,安康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推进安康“富硒大米”公共品牌建设,制定安康富硒大米团体质量标准,多措并举,扩大市场占有率,唱响安康富硒大米“金字招牌”。

———定标+认证,打造“富硒大米”团体标准

“安康市以我国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团体标准,积极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打造‘富硒认证’统一标识。”安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仰伦语气坚定地说。

以“定标”为前提,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标准水平直接影响安康“富硒大米”水平。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经试验研究,分别制定了天然富硒水稻和辅助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的富硒水稻种植技术规程,制定并审定发布《富硒稻米标准综合体》和《天然硒稻米标准综合体》两项团体标准。

以“认证”为核心,传递质量品牌信任。年安康市发布《安康市富硒食品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加强对富硒食品、产品的监督管理,规范生产、销售行为,进一步整合富硒资源、培育富硒品牌,促进富硒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联盟章程,统一评价依据、统一认证规则、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发布标准,为实施认证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

———多轮驱动,让安康“富硒大米”走向全国

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安康富硒产品推介会上,安康“富硒大米”刚出场即获得了满堂彩。现场煮出的米饭香味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展位前被围得水泄不通,就为了能吃到一口好米饭。

“用我们‘富硒大米’蒸煮的米饭清香、爽滑,口感香甜;米粥黏稠、软糯,米汤厚实青白,营养丰富。”岚皋县鑫鹏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刘飞鹏介绍说,年公司“西部皇田”生态富硒贡米被选入“第五届世界富硒产品博览大会”推荐品牌产品。年12月,公司生产的“西部皇田·生态富硒米”获得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斗米大赛“金米奖”。

在推动融合发展过程中,安康各相关企业努力改变稻米初级加工状态,充分有效利用稻谷资源,加强对稻谷副产品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等的再加工提炼,实现物尽其用,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由“初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凤堰生态富硒米、新沃·火山泉梯田硒米、富硒黑米代餐粉、富硒米茶、富硒碎米非发酵米乳……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富硒大米新产品层出不穷,不仅实际应用生产中,而且市场效应良好,销售火爆。

“通过安康富硒大米品牌的打造、升级,让安康‘富硒大米’走向全国,我们按照‘确定一个公共品牌、组建一个产业联盟、制定一套团体标准、搭建一个产销平台’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安康富硒大米’公共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着力把陕西优质绿色的粮食产品推向全国,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价值,助推陕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陶柏林认真地说。

“硒”望之门徐徐开启,“硒”世之珍熠熠生辉。在这“硒”望的田野上,安康富硒大米带着丰收的希望,砥砺奋进;富硒扶农桑,让安康富硒大米被更多的百姓所认知,走进千家万户。

以“硒”为贵

自然优势培育天然好米

硒,作为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的火种”“长寿元素”“心脏的守护神”。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要像补碘一样抓补硒”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陕西安康,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境内硒资源十分丰富,经科学普查,全域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0.2mg/kg)以上水平,其中达到中硒和高硒水平的土壤占51.9%,且硒浓度适中、易于植物吸收,被专家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天然富硒区域,非常适合天然富硒农产品生产。因此,安康有着“中国硒谷”的美誉。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安康富硒大米独特的优良品质。“天然、绿色、营养”是安康富硒大米的“金字招牌”。安康富硒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蒸煮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并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原文刊登于年4月20日粮油市场报B04版)

来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统筹丨刘超编辑丨从申

作者/来源:粮油市场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7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