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筑梦人边城麻柳的新移民史

央广网安康7月11日消息(记者蒋琦朱琛刘涛)麻柳镇地处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西南边陲,西通汉中,南接四川,自古就有“秦川锁钥”之称,是连接四川、陕西的交通要道,是地地道道“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历史上有南北朝、明中后期、清中期3次大的移民活动,人们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在这里找到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定居繁衍。岁月流逝,陕西与四川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未消减过。直到今天,麻柳镇依然是两地最重要的门户之一,物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源源不断地通过麻柳来往于陕西与四川,给麻柳带来生机与活力。

茶商于安林:扎根深山办茶厂,带动茶农绿色脱贫

麻柳镇是紫阳县的产茶大镇,地处任河北岸,境内河流众多、山高谷深、雨量充足、土壤含硒量较高。今年56岁的于安林是麻柳镇上一家富硒茶厂的法定代表人。每年三、四、五月紫阳富硒茶生产、销售旺季是他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去茶园看看茶芽生长、茶农采茶情况,再驱车赶到茶厂查看茶叶加工、制作。在他的茶厂带动下,麻柳镇内余户贫困茶农实现增收。

可谁能想到,如今扎根深山一心做茶的于安林曾是水泥厂的老板。年在老家四川省万源市下岗后,他在当地开始从事水泥生意。年,偶然间听闻万源市隔壁的紫阳县麻柳镇有家水泥厂要转让,他与妻子二人立即来到麻柳买下这家厂子,“汶川地震后,水泥紧俏,当时生意很好”。

但到了年,因政策变化,政府找到于安林商量水泥厂的未来发展路径,给了他两条路:通过技改把年产量10万吨提升到万吨,或者关厂。于安林回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很复杂”。在做了一番实地调研之后,他发现技改扩产不符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紫阳县对水泥的需求量保持在年40万吨左右,而秦巴山区的销路不像平原地带容易拓展,一旦扩大规模,每年我们将滞销约60万吨水泥。”无奈之下他只能关厂,机械设备当作“废品”处理,五六十名员工离开厂子自谋出路,厂房废弃闲置。其后3年,他尝试从政府承包一些零散工程项目度日,但用他的话讲“这些都不是长久的路子”。

近年来,紫阳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而于安林废弃的水泥厂附近火石碥地区还曾在清光绪年间出过贡茶。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政策环境,年他在政府的号召下改办茶厂。“我先用1年的时间做了‘三通一平’,此后把当年离开水泥厂的员工找回来让大家做茶农”。有了基础设施和人力还远远不够,水泥和茶两个行业相差甚远,大家都不懂茶,更不会做茶。于是,他们请来当地茶叶局、农科局的技术专家们授课、指导,大家从零开始学做茶。

于安林向记者展示清光绪年间火石碥贡茶茶票(王佳爱摄)

如今,于安林收茶的茶园范围遍布麻柳镇内麻柳村、书堰村、堰碥村三地1余亩土地。茶厂年产成品绿茶35吨,成品红茶15吨,年产值可达万。产品销往陕西、四川、湖北、重庆、甘肃、青海等地,部分高端成品茶每斤售价可达余元。回忆起当年的转型路,于安林指着窗外茶园所在的山群说,“当年那里就是水泥厂挖石土的地方,不像现在长满了植物,那时候地表是裸露的。”说着他又转过身,指向身后的一片山“明年,我们打算把那片山也开发出来种茶。”

于安林在制茶车间查看茶叶情况(朱琛摄)

从四川到陕西,从水泥厂到茶厂,于安林的“绿色转身”给麻柳村民引出一条致富“黄金路”,成为当地麻柳贡茶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在加工销售富硒茶之余,他也在谋求多样化的发展路径,目前茶厂后方正在建设食用菌基地,销售的同时菌棒还能作为茶园的有机肥,“我的愿望就是老百姓能把茶园种好,我们把茶做好。”

山民王克金:脱贫下山“敲”开幸福门

房前流水潺潺,屋后青山巍峨……距离麻柳村委会不过米之处的河边,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白色联排小楼是麻柳村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居住着因交通条件落后、因病、因学、因残等多种原因致贫的村民。

75岁的搬迁户王克金住在靠近村委会的第一户。他带着记者走进正在收尾装修的新房卧室,屋里摆着他从山上搬下来的旧双人床,大红的床垫上印着“囍”字。王克金说,这张床是他年跟着新婚的妻子从四川搬到这里时手工制作的,“当年大包干,土地下户,老家的条件没陕西好,那时候还没公路,我跟我媳妇背着衣服、被子爬了4个多小时山路来的这里。”王克金来到麻柳后,曾参与多年“三线建设”,年在襄渝铁路上架线时左臂受伤,自此无法工作,加上居住在半山腰交通不便,一家成了贫困户。

王克金位于半山腰的旧屋外观(朱琛摄)

王克金在他的旧屋内(刘涛摄)

从他新房卧室的窗户向山上望去,透过树林还依稀可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旧屋。虽然旧屋新居相隔不过百米山路,老王的生活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生活过王家三辈人的土屋已经搬空,但依稀可见当年生活境况:进门右手边架着的柴堆曾是简易厨房,一侧摆放着老王遗弃在这里的生活用品。墙面已经剥落凹凸不平,泥墙在过往近40年的炊烟中被熏的黢黑,门框、窗框都已经风化成褐色,整屋仅有的一扇“窗户”用一层透明塑料膜充当“玻璃”。由于室内光线较弱,站在门口向卧室望去只见一团漆黑。两个卧室已破败不堪,满地泥泞,一到下雨天,老王就会在漏雨的地上打个记号,等天晴时再补。修修补补间,老王一家在麻柳一住就是37年。如今下了山,搬进了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他自筹了4万元,享受了政府14万元的补助(3.5万/人/户),圆了多年的新居梦。

王克金在他的旧屋前(朱琛摄)

王克金所在的麻柳村7组脱贫负责人介绍,“下山脱贫是实施精准扶贫,实现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虽然他家已经‘摘帽’,但仍然可以享受县上的补贴政策,这叫‘脱贫不脱政策’。每个月政府会给他发各种补助、养老金,他自己种的土豆、豆角能够自给自足。”

王克金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新家(刘涛摄)

王克金看着正在装修的新家由衷地笑着(刘涛摄)

如今,王克金的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不时给老王寄些钱回来。在政府的帮扶之下,村里为他配备了基本生活用品,新房附近就是耕地,孤身一人的王克金有了“定心丸”。“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修路上山不如移民下山,王克金这一搬,搬出了居住环境的新天地。站在自家新房前,他脸上的笑容一直灿烂绽放。

麻柳镇“秦巴通途”,紫阳县“鸡鸣三省”,作为陕西、四川、重庆的交通要道,紫阳县移民传统源远流长,人文交流由来已久。无论是躲避战祸的先人,或是为求商机的商人,亦或是下山脱贫的搬迁户,紫阳县麻柳镇在岁月更迭轮回、人流往来交替之间,从之前交通闭塞、资源匮乏、产业薄弱的贫困镇,发展成今天拥有以茶产业为特色的经济大镇,靠的正是人们的勤劳、社会的帮扶与政策的落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既是诗圣杜甫的呐喊与理想追求,也是这座移民小镇的期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1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