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专家研究成果新会柑普茶能调节消化

“小青柑上长着白色的毛,这是黄曲霉素!”“这白色的毛怎么能喝?”近期,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针对小青柑、柑普茶的抨击言论不断涌现,有的视频制作者甚至称小青柑、柑普茶等“不是茶,不干净不卫生。”

“茶红是非多”,随着柑普茶市场日益增大,品饮者越来越多,茶友手中存放下来,或喝不完的柑普茶留存下来,有越来越多的茶友反映,买回来的柑普茶或存放后的小青柑表面有一层“白霜”、“白毛”的物质,这“白霜”、“白毛”究竟是什么呢?是发霉吗?这茶还能不能喝呢?

行业:

表面的“白毛”是“白霜”

在陈皮之乡新会,存放时间久的小青柑表面会有一层“白霜”,这个结晶跟我们平时爱吃的柿饼,话梅、柿饼等果肉形成的白霜机理类似。 与“果霜”的叫法不同,在陈皮之乡新会,小青柑的“白霜”被称之为“脑晶”或“柑油晶”。

柿饼表面的“白霜”。

据了解,“白霜”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为挥发油析出物,属单萜类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柠檬的香味。柠檬烯是多种水果(主要为柑橘类)、蔬菜及香料中存在的天然成分,在柑橘类水果(特别是其果皮)含量较高。由于柠檬烯易挥发,若在密闭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储藏,这些物质缓慢析出至柑皮表面并氧化为白色物质,形成“白霜”。

针对这些直指小青柑、柑普茶的短视频及言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苏薇薇告诉记者,由于茶叶品质不佳、产品保存不善等原因,小青柑、柑普茶上可能会长菌,“但目前仍没有科学数据证明柑普茶放久了会产生黄曲霉素,这些短视频及言论也只是臆测的多,有失偏颇”。

“目前我们通过检验分析,对柑普茶的成分、农药残留等进行了检验,并对全国10多个地区40多批次的十年内陈皮产品进行研究,发现柑普茶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尤其明显,能较好地减少致病菌比例,并没有检测出有毒物质,或有黄曲霉素及相关霉菌等。”

专家:

新会柑普茶能调节消化系统

由于没有在相关样品中检测出有毒物质、黄曲霉素及相关霉菌,因此在苏薇薇看来,前述短视频对小青柑、柑普茶的抨击很可能只是一种臆测。“目前仍没有科学实验及数据证明柑普茶放久了会长出黄曲霉素,这些短视频及言论多为臆测,有失偏颇”。

但对于由茶叶品质不佳、保存不善等原因,导致小青柑、柑普茶上长菌情况,苏薇薇并不否认,“比如在陈皮烘干等步骤上没有做好、使用的茶叶质量不佳,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据记者了解,针对柑普茶等无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可依的情况,年9月新会启动了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新会柑普茶》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编制了《新会柑普茶》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年编制的《新会柑普茶》质量标准草案,当年新会区农业农村局曾委托中山大学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中心,对新会柑普茶的成份及质量进行检验。”苏薇薇告诉记者,中心对样品中的水浸出物、灰分、粗纤维、茶多酚、重金属及10多项农药残留等成份进行了详细检验。

根据中山大学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验报告,新会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样品,在所有项目上的检验结果均为合格,尤其10多项农药残留,没有一项是超标的。

此外,为了研究广陈皮、新会柑普茶对氧化应激、肠道菌群调节作用,苏薇薇团队还分别用健康大鼠和脾虚模型大鼠进行了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健康大鼠:广陈皮、新会柑普茶均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活性;新会柑普茶可在不影响正常饮食的情况下降低体重增长率,达到预防肥胖的功效,能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的丰度。

对于脾虚大鼠:广陈皮能改善大鼠的体重和精神状况,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及抗氧化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进而改善大鼠的脾虚症状,效果仅次于阳性药;柑普茶有改善脾虚的趋势,效果优于普洱茶。

“此外,我们还对多个产地、企业的柑普茶样品进行了功效评价实验,发现柑普茶对正常人的消化系统有良好帮助,尤其对肠道菌群、益生菌的调节作用特别明显。”苏薇薇说,其中就包括乳酸杆菌,喝柑普茶群体的乳酸杆菌丰度明显更高,这意味着人体肠道的致病菌会变得更少。

期望:

构建数学模型,

树立新会陈皮独特标准

而为了进一步挖掘、了解新会陈皮、柑普茶的具体成分和功效,制定新会陈皮、柑普茶的行业质量标准,目前苏薇薇及其团队已通过研究实验,从10多个产地、40多个批次的陈皮产品中,发现新会陈皮中有13项成分含量比例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陈皮。“我们按照这13个成分,构建了新会陈皮的数学模型,制定新会陈皮的独特产品标准。”

与此同时,苏薇薇还告诉记者,接下来围绕新会陈皮的这13个成分,其团队将开展陈皮全成分分析,进一步研究新会陈皮,明确各个成分的具体效用,真正地从科学上把新会陈皮与其他陈皮区分开来。

据悉,苏薇薇长期从事中药制剂质量与药效现代评价新模式研究、创新药物及大健康产品研发工作,兼任“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中心”、“华南创新中药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现已研发一类新药两项;五类中药制剂两项,大健康产品多项。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及支撑计划、自然基金多项,近5年承担企业委托项目超过数百项。

苏薇薇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化橘红谱效学质量控制新模式,建立基于谱效结合的化橘红质量控制标准,其开创的谱效学质量控制新模式得到了国内外药学专家的认可,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中药走出国门。

?图文综合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即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