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昭平县樟木林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铸牢发展堡垒,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育强“头羊”,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镇党委紧紧抓住支部,头羊这两个牛鼻子,在强支部上谋发展,在育头羊上下功夫,结合年村“两委”换届,全镇14个行政村选出“一肩挑”14人,“一肩挑”覆盖率达%,其中致富带头人12人,退伍军人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高中(中专)以上学历6人,锻造了一批善引路、能致富的带头人,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人才力量。发展产业,点燃乡村振兴动力引擎樟木林镇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深入探索“党建+”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推深做实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以基层党建高质量迈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获得度和幸福感。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壮大古莲蜂蜜、岩口高岩大头菜、平田砂糖桔、樟村茂谷柑、樟林山楂芽茶、三江村高密度生态养鱼基地等特色产业。水龙村通过“党支部+农产品+旅游”的模式,推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成功打造绿叶家园客家民宿品牌,同时利用绿叶家园民宿优势带动周边农特产品的销售,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助推了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串点连线,锻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动党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党建强基,扎根铸魂,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至关重要。樟木林镇以二级公路沿线的乡村振兴建设点为带动,着重打造潮江村龙潭屯,水龙村水口桥片区,新华村芝记寨,三江村三江圩屯四个乡村振兴建设点,实施村道修缮工程、道路沿线景观、房前屋后景观、整治入口村标、新建污水处理系统、中心公园等项目,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带动全镇14个行政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共同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刘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