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的树龄,才是老丛水仙闲聊老丛水仙背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之前帮茶友鉴茶,他对一款据说是正岩老丛水仙茶,拿不定主意。然后就发来了图片。细看了条索,略细长偏瘦,像是卷起来的柳笛般细窄,再看了看叶脉,很明显不够粗老,没有虬髯的风骨。嚯,这哪里是老丛,分明连高丛也不够格。大家要知道,水仙是乔木,可以长得特别高大。就像云南古茶园里的那些茶树,长到十几米高也不成问题,原因就在于它们是乔木。众多树种类型里,乔木的生长期长,枝干虬髯,讲究树龄,注重资历。水仙的树龄越老,叶片内部的纤维越粗,内劲更丰沛,丛香更明显。而冒名顶替之辈,树龄不够,叶片没有苍老古朴沉淀感。多细看两眼,就能揭穿它们的马脚。就跟一个化了老年妆的人,不论皮相模仿得再像,通过眼神、步态、举止等,总能看出不同。一句话总结,想冒充老丛水仙,没那么简单!《2》第一,岩茶里的水仙,为什么老丛风味更好?认真说起来,乔木型的茶树们,越老越吃香。前不久有茶友给我们寄了燕山板栗,洗净切开口后,放进烤箱里等十几分钟。结果烤出来的板栗,特别清甜,比外面的糖炒板栗还要香甜润糯,特别好吃。后来才了解,原来那是老树板栗。板栗树,同样是能长到很高的乔木。老丛水仙,老树板栗们,这些老树共有的天然优势,在于随着树龄的增加,体内的含碳化合物总体含量高,这对品质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岩茶里面,老丛水仙比起普通水仙,鲜叶原料内部含有的可溶性糖、胶质物更丰富。制作出来的成品,汤感更醇滑、柔和、滋味甜美、甘醇。将“醇不过水仙”,演绎得尽善尽美。老丛水仙的香气韵味、茶味汤感、耐泡表现,均比普通水仙更突出。可见,老丛是水仙的实力体现!《3》第二,多少年的树龄,才是老丛水仙?武夷岩茶里的水仙,排资论辈直接了然。最老的是老丛,树龄不低于60年。其次是高丛,树龄在30-60年之间。最末的是普通大宗水仙,它的辈分尚浅,没有头衔,就叫“水仙”。老丛水仙是市场的宠儿,广受老茶客欢迎。但真实的老丛水仙,分布不多。何况,老丛达到一定年龄后,茶树老了,生不动了,可采到的产量自然不多。但市面上以“老丛水仙”名义销售的茶,年产量和“假牛肉”有得一拼。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用普通水仙冒充老丛的情况。而良心一些的茶农/茶商,采取的策略较为隐秘,“老丛不够,高丛来凑。”毕竟,对很多茶友来说,高丛和老丛之间,风味难以区分。但等你真正有过对比,就能发现它俩的差距。老丛水仙VS高丛水仙,不论是木质丛香、汤感醇厚度、茶汤对舌面的包裹感,浆感、叶脉的粗老程度……方方面面,都是前者胜出。另外,当你遇到动不动产量就三四百斤的老丛水仙。那么在“高产”的数字背后,它原本是普通水仙、高丛水仙的可能性,太大了~《4》第三,青苔味究竟是不是老丛水仙的丛香?肯定不是。每回提到老丛水仙的相关辟谣,少不了这一点。按风味表现看,青苔味本质是一种异味。青苔、苔藓、地衣等混合的气味,闻起来往往是像潮湿的土腥味。这和正常的茶香,相差太远。至于说,单因为老丛水仙的枝干上挂满苔藓,茶树吸附进周围的气息,所以做出来的成品就会有苔藓味,这个理由未免太牵强。毕竟,要提到青苔和苔藓,试问哪个正岩坑涧山场的清凉温润小气候条件下,茶园旁、岩壁上,茶树枝干里,没有遍布青苔?如果说,青苔味是老丛水仙的丛香,是茶树常年受环境的影响。那为什么不见牛栏坑肉桂、水帘洞肉桂这些,也提青苔味呢?显而易见的,说不通嘛。老丛水仙的真正丛香,不是青苔苔藓味,而是独特的木质香。木质丛香,才是乔木型茶树们历经多年岁月的见证,它浑厚、深沉、悠扬,像是老树木老森林般的气息。之前在茶农家里喝到的一款慧苑老丛,来源自慧苑坑较为深处的小山场。它呈现出来的木质丛香很特别,竟是一股老樟木香,清扬沉稳,茶香实在是特殊!《5》第四,“雨水青”做假丛,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几位武夷山茶农分享过,老丛水仙的“醇汤”可以做出来。怎么做?!用雨水青。水仙的雨水青,做出来可以像假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岩茶的雨水青,加工难度高。别的不说,被雨水打湿的茶青鲜叶,容易被闷坏不说,还会增加做青困难度,走水难走透。但祸福相依,这原本让人很头疼的雨水青,做出来的水仙会更“厚”。这种奇葩的雨水青水仙,它的风味表现存在矛盾处。香气往往特别单薄,但汤感喝起来,又给人一种很醇厚的舌感。不过,当我们遇到这种雨水青做成的假丛时,该怎么区分?首先,看第一、二冲的茶汤清透度,好茶的汤水要清澈清透;其次,闻一闻有没有标志性的木质丛香;最后,雨水青水仙,汤感虽然可以做得很厚,但它的整个通透度不高,茶汤喝起来不够爽口。多留意几处常规细节,可以轻松将它们区分出来。《6》第五,岩茶里,只有水仙讲老丛吗?NO,当然不是。老丛并非是水仙的专属。理论上,岩茶的常见树种里,梅占、铁罗汉、佛手等,它们同属于乔木型树种。“老丛”这个名号,放在茶树上,像人类社会对“老寿星”的尊称,是同样的概念。当它们的树龄达到60年时,同样可以称为老丛。同样会具有丛香凸显,汤感更醇,外观上叶脉粗壮,叶片纤维虬髯等典型特征。不过到外面喝茶,一般提起老丛,大家会默认为它是老丛水仙。像是提“慧苑老丛”,老茶客们心照不宣的会知道,这是老丛水仙。不过按我说,慧苑坑的水仙,泡袋上可以傲娇为“慧苑水仙”。毕竟,慧苑坑这里的水仙,还有哪些不是老丛呢?不过提到水仙的老丛,很多茶友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肉桂就没有老丛肉桂呢?别着急,先不说从80年代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的肉桂,距今还没到年份。光是从肉桂的灌木型树种属性看,就注定了它和水仙不一样。肉桂,还真没有老丛这一说!《7》古语说,姜桂之性,老而弥辣。那些生长在正岩坑涧里的老丛,它们在武夷山的丹霞地貌里,栉风沐雨,巍然屹立。多年的岁月沧桑历练,让岩茶的老丛具有不一般的风味。汤感,更稠滑醇厚。香气,木质丛香突显。武夷岩茶里,慧苑老丛们的江湖地位,不亚于“牛肉”。而历经多年风雨的老丛,存量少,产量低。树龄积累不够,一堆妖魔鬼怪来凑的情况,着实不少。茶友们在买茶时,可得认清了!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7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