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初秋时节,紫阳县高桥镇兰草村的水稻即将迎来丰收。这是该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的初步成果,也是“高桥田园生态小镇”建设的开山之作。
高桥镇曾有观音坝、裴家坝、龙潭坝三个水田坝子。在缺衣少吃的年代,这里是人人艳羡的米粮仓,争相把姑娘嫁到坝子里的人家。随着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群众增收方式呈现多元,传统的农业种植从主业沦为辅业,日渐萧条。观音坝的稻田里,有的种了茶,有的务了菜,有的甚至撂荒了。
古镇高桥,因两座清代廊桥而得名高桥镇是紫阳县的乡村振兴重点镇。该镇高起点规划了“田园生态小镇”,将兰草村观音坝定位为生态农业观光功能区。今年初,该村以每亩元的价格从56户群众手中流转土地78亩,统一规划建设生态农业景观。
兰草村党支部结合“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工作机制,将土地折算成股份注入到紫阳县梦紫阳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水稻种植和稻鱼、稻虾共养。
插秧项目实施以来,不仅为当地群众实现了土地流转收入,还提供了劳务用工机会,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据梦紫阳公司总经理苟云华介绍,在水稻种植期间,最大日用工量达近百人,平均工资元每天。
梦紫阳公司不仅有民宿产业,还有茶叶加工和富硒茶酒酿造工坊。稻田项目建设可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还成为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同时,生产的大米正好成为酿造富硒茶酒的原料。目前,米酒品牌完成注册,茶酒工坊的设备已经调试完毕,今秋稻谷收获后就可开工生产。
稻田和民居近年前,兰草村党支部书记任宗哲在稻田边办了一家农家乐。他说:“现在风景变美了,到店里就餐的顾客也比去年有明显增加。”他最近正和妻子商量,计划新建5个就餐的包间,并搭建观景台,方便游客欣赏田园风光。村支部还对稻田周边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开办乡村民宿和特色餐馆。
稻谷即将成熟这一坝稻田,不知喂饱过多少辘辘饥肠,不知换回过多少真金白银,最终在种稻卖米的单一经营模式中被农民放弃。如今,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现“喜看稻黍千重浪”的田园美景,让这里闻得见稻香,听得见蛙鸣,寻得见乡愁。跟兰草村一样,高桥镇将“三联共建”工作机制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各村党支部纷纷与茶叶加工、香椿生产、民宿餐饮、修脚足浴等企业开展联建,带动群众产业、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