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12/j2vk6zk.html“同学们看,这个四层小楼是我家原来的房子,原来的丁兰是农村,到处是这样的自建房。现在都是高楼大厦了,大家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在上城区丁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指着一件木雕作品,绘声绘色地向一旁的小学生们讲解介绍。00:21这位老人名叫李顺根,今年76岁,是一个有40多年木工从业经历的手艺人。接近耄耋之年的他,身子骨依旧硬朗,红光满面,说起木雕来眼里放光。这几年,一块块樟木在他的妙思巧手下,幻化成了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六和塔、保俶塔、望宸阁、滕王阁……最近,丁兰街道特地把他的一些木雕作品放到了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展示,并成为暑期学生们的热门打卡点。李顺根原本是个木匠。“一个人要学一门手艺,才有饭吃。”奶奶的一句话,让他在18岁时便到村里做了木匠学徒。年,李顺根退休,结束了40多年的木工生涯。但是,拿了一辈子工具的手停不下来——“三四年前我开始雕刻一些小物件,比如小核桃、小葫芦这些东西,后来就开始临摹雕刻一些建筑。”六和塔是李顺根的第一个作品。几十年的木匠活,让他的眼睛有了尺一般的精准度——只是去过几次六和塔,李顺根的脑中就有了大致比例。之后,他熟练准确地绘制出雕刻图纸,并在樟木上精琢细雕。一个月后,塔身笔直,飞檐门窗精美细致的六和塔雕刻完成。“六和塔、保俶塔等都是杭州的地标,想用自己的手艺还原家乡的风味,完成以后很有成就感。”李顺根用来雕刻的木材,都是自然掉落或者废弃的香樟木。在他的的凿刀下,一块沉寂的木头渐渐生动起来。为了迎接亚运会,今年他还雕刻了一个高9厘米、直径35厘米的“大莲花”木雕。李顺根说,这个作品打磨了近两个月,其中最难的是雕刻花瓣细节。“因为网上没有具体图纸,为了雕出等距离、大小一致的花瓣,我先将花瓣图纸蒙在木板上,顺着轮廓一点点雕,镂空多余的部分,差不多一片就需要半个小时。”说话间,李顺根打开藏在“大莲花”里的开关,里面的串串小灯亮起,就仿佛是钱塘江畔的“大莲花”盛开一般,美丽绚烂。李顺根最熟悉的作品则是他的“自建房”,四层楼,窗户、楼梯、大门、水井等细节惟妙惟肖。这是他的老家,后来因城中村改造拆除。“想用木雕把它还原出来,这是我们老一代的回忆,留个念想。”雕这个建筑时他不需要画图,因为所有结构都在脑子里。不久前,社区特地在杭玻街给李顺根划分出一个工作室,里面摆放着木材、锯子、锉刀等各类工具。他不会网购,当需要什么材料时,也会请社区志愿者帮忙在网上采购,每个人都很支持这位老爷爷的“小爱好”。下个作品雕什么?李顺根说,他对即将亮相的德寿宫很感兴趣。作为杭州首个规模性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德寿宫建设备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