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秦巴小山村的嬗变之路金台资讯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10733.html

青中村一角。本报记者张权伟摄

茶叶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宝”。本报记者张权伟摄

村民张世新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他家刚炒出的新茶。本报记者张权伟摄

9月2日,记者从紫阳县城出发,沿着县城南边蜿蜒的柏油路驱车而上。随着地势升高,路旁的山也渐渐高大起来。约莫半小时后,就已到达城关镇青中村。

此时正是清晨,山林中弥漫着雾气,整个村子仿佛就藏在云雾之中。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气温逐渐升高,雾气便随之消散,此时整个村子的“素颜”便展现在眼前:新修好的柏油路如一条飘动的丝带,将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连接起来。远处的山上,有村民正弯着腰在田地里劳作。

“年,我被紫阳县委办公室派驻到青中村。这里景色特别好,但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缺少产业,种种条件的限制就像一层层‘茧’将村子包裹着,必须想办法让青中村破‘茧’成蝶,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青中村第一书记曾顺宝说。

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实移民搬迁政策、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发展富硒茶、土鸡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青中村多管齐下,突破层层限制,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乔迁之喜,村民安居有保障

曾顺宝今年30多岁,个子不高,看着黑黑的。见到他时,他正准备骑着5年前买的宗申牌摩托车去贫困户家里走访。

“这摩托车,可是我的‘老伙计’了。以前骑着它走山路时老打滑,我就换了越野轮胎,这样就能在山路上平稳行驶,你坐上来感受一下。”说罢,他拧了几下油门,摩托车发动机传来一阵轰鸣声。

山路蜿蜒曲折,时不时就会拐一个很大的弯,但曾顺宝不慌不忙。“这条路我闭着眼睛都能走。”曾顺宝说,5年来,他已不知和这个“老伙计”在青中村的山路上走过多少次了。

“原来没有修这条柏油路时,群众去紫阳县城主要靠步行,早上要起早出去,晚上摸黑回家。进村的道路既窄又陡,坑洼不平,骑着摩托车都得在路旁的杂草中穿行。”曾顺宝说。

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里产业发展不起来,村民们只能种植一些玉米、土豆来维持生活。年,青中村共有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村里少平地,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占比达83%,很多村民不得不在山腰以上的位置盖了土坯房居住。直到年,全村才有了5套砖混房。

“去代福坤家里时,发现他们一家8口人,住在不到8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那间房的承重墙上满是裂纹,随时有垮塌的危险。那时村子里,像他这种情况的群众比比皆是。”曾顺宝说。

安居才能乐业。年,青中村建起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建的房屋都是砖混结构,村民们都搬进了新家。

站在青中村村委会门口望去,路旁新盖好的白色安置房矗立着,沿着新修好的柏油路一字排开。但有一座房子却是鲜艳的红色,煞是惹眼。

“红色的那座二层小楼就是代福坤现在居住的房子,他今年都80岁了,身体依然硬朗,还可以下地种菜。”今年3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冉维富告诉记者。

推开一扇铁门,便来到了代福坤家里。平整的水泥地面上,桌子、板凳、电冰箱等几样简单的陈设整齐摆放着。“国家政策真没得说,我的生活在村里只能说是‘一般化’。我现在种的有茶树、辣椒、四季豆等,平时只需要买些肉。”说完,代福坤泡了一杯茶,“自家产的富硒茶,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搬离土坯房,住进新家,有了能增收致富的产业……代福坤的经历,是众多青中村村民的缩影。如今,青中村已减贫户人,剩余5户9人在册。“下一步,我们要加大扶贫力度,把茶叶种植、土鸡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做大做强,让剩余的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冉维富说。

2兴业之喜,产业兴则乡村旺

青中村三组组长朱达照将一口锅放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响。“这口锅是我用来炒茶的,以前它可是我家的宝贝。”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宝贝”已落满了灰尘,显然很久没用了。

过去,朱达照一家人白天去地里采茶,晚上就得连夜将茶叶炒制好,赶第二天清晨出发去紫阳县城卖了换钱。“那时候就只能一个劲儿地在锅里炒茶叶,天快亮的时候走小路去县城里卖茶,天麻麻黑的时候才能赶回家里。”回忆起以前的那些不眠之夜,朱达照狠狠吸了一口烟,烟头忽明忽暗地闪烁着。

采茶,炒茶,卖茶,以前很多青中村村民以此来增加收入。当时公路不通,村民们连平时炒菜用的盐都得去四川那边背,茶也只能去外面卖。

青中村产的茶以前被称为皇茶,据说是贡品。年,曾顺宝来到村里时发现茶园里杂草丛生,几乎就没人管理。“当时茶树旁满是灌木和荒草,简直能把人埋了。”曾顺宝说。

在争取到资金和政策支持后,青中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紫阳县皇茶园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现在,村民们采到的茶叶都可以由茶业有限公司直接收购,朱达照炒茶的锅再也用不上了,因此落满了灰尘。

站在新修的柏油路上远眺,一排排茶树整整齐齐地在坡地上排列开来,路旁的山上有很多土鸡在树林间觅食。近看,每只鸡都戴着一副红色“眼镜”。“散养的土鸡好斗,戴上这副‘眼镜’后,它们就看不见对方,也就斗不起来了。”养鸡场老板张显维说。说完,他从自己的车上卸下饲料,准备喂鸡。

张显维的养鸡场建在一片坡地上,四周用铁丝网围着,小鸡可以在林中自由活动。青中村里这样的坡地很多,通过土地流转,很多村民都流转了一片坡地养殖土鸡。

以前张显维的头经常低着,见到人也不愿意多说话。“没办法,那时候还欠人钱,就感觉头都抬不起来。”如今,他已增收致富,话明显多了起来。

去煤矿打工,再去工地当架子工,最后回到村里担任紫阳县青中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治伦的经历,是青中村返乡创业年轻的一个缩影。“现在村里发展了富硒茶和林下养鸡两个好产业,我也就愿意回来了。”张治伦说。

如今,青中村探索出了“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合作社负责做好鸡苗、饲料、防疫和销售等工作,村民们则就近流转树林、坡地,圈建成土鸡散养场地并加入合作社。“靠着熟人介绍跟好口碑,‘青中土鸡’的名声就打响了。每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每天都有城里人来买我们养殖的土鸡,销售十分火爆。”张治伦说。

3奋进之喜,乡村旅游促发展

依靠茶叶和土鸡养殖两个产业,青中村已渐渐摆脱贫困并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风气为之一振。

如今的青中村群众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昔日没人看得上的坡地、林地,如今已成为青中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宝地”。“现在村民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要想让青中村这只破茧而出的‘蝴蝶’飞得更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曾顺宝说。

从紫阳县城出发,只需半小时车程就可以到达青中村。由于与县城的相对高度落差很大,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很多,自然景观也大不相同。因此在曾顺宝的规划里,要把青中村发展成为紫阳县城的后花园,成为游客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青中村内有笔架山、青中云海等自然景观,郭家梁玻璃观景平台、花廊、共享菜园、皇茶园等特色人文景观已全部建成,全村保留了陕南特色民居土坯房,并将涉及搬迁腾退的44套房屋收回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后期的民宿开发房源。

站在郭家梁景区高处的玻璃观景平台上极目远眺,紫阳县城静静地躺在汉江的臂弯里,远处的秦巴山上,云海随着晨间的微风不断变幻着。观景平台下的水泥路旁,一排二层小洋房一字排开,青中云上民宿的老板欧阳维维正在忙碌着,为前来住宿的客人准备早饭。

欧阳维维说:“目前,民宿有4座房11个房间,客人需要提前打电话预订房间。当初选择来青中村做民宿,就是因为这里离县城近,而且乡村的自然风光很好,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曾顺宝说:“未来,我将策划开发山地骑行、帐篷篝火、丰收采摘等系列节庆活动,逐步在青中村里开展帐篷节、烧烤节、亲子露营、林间穿越等特色体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到村上游玩,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健康发展。要让特色乡村旅游业与茶叶、土鸡养殖一样,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9月3日,记者准备从青中村返回。此时山中云烟氤氲,似人间仙境。不一会儿太阳洒下金色的光辉,整个村子都沐浴在阳光里。在朝阳的映衬下,这个秦巴小山村如破“茧”而出的蝴蝶,正振翅而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4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