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的宗教文化巫城金融媒

安康除为古巴蜀源头地外,其地与楚接壤,楚文化巫风之浓,从屈原《九歌》、《招魂》等作品中一览无遗。其原因在于楚地本多巴人(就连安康在战国时期也曾数次属楚)。要寻找巫之源,必须追寻巴蜀的原始文化。那么巴蜀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呢?著名古史专家蒙文通先生在《巴蜀古史论丛》中指出:“蜀人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未能笃信儒家的学说,仍然酷好文学。西汉一代,司马相如、王袋长于词赋,严君平、李宏、杨子云是道家,

.......阆中的洛下闳、任文公,都长于律历异灾。......在《华阳国志》著录的杨厚、任安等一派,自西汉末年直到晋代,师承不绝,都是以黄老灾异见长,共有30余人,这在两汉最为突出。其余如杨宣、赵翘以天文推步知名的还很多,张道陵更是显著事例。词赋、黄老和卜筮、历数,这才是巴蜀古文化的特点”除了以上这几个特点外,巴蜀文化还有悠久的仙鬼传统。这些,追根溯源,都要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巫师文化。所谓巫师文化,实即古代鬼族部落原始宗教文化的汇集,它集中地反映在巴蜀巫文化中,被史籍称为“鬼道”

和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相比,安康的巴蜀鬼道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对纵目三眼神的崇拜,二是驱鬼降神的原始巫术,三是追求长生不老的仙道传统。

本世纪70年代以前的安康民间,尚普遍流行着一种“点窍点”的风俗,少女们在双眉之间用红颜色涂上圆点,叫做“点

窍点”,在乡间也有给男孩“点窍点”的,现在已少见了。这种风俗的实质是“纵目”崇拜的演化遗迹。传说蜀族的始祖烛龙

三眼,蜀人即以“纵目蛇”为图腾,他们一方面崇祀纵目神,一方面也设法把自已打扮成图腾的样子“以象龙子,避其害这是蜀人纵目风俗能数千年相袭的表层原因之一。因为蜀文化不断向西南覆盖和巴蜀文化包含有羌氐成分,所以三眼神崇拜在陕南、四川、甘肃南部及西藏广泛流传。

据四川《邛峡县志》载:“蜀中古庙多有蓝面神像,面上魂垒如蚕,金色,头上额中有纵目”。而安康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灶王爷三只眼”的谚语,说明安康也存在过三目神崇拜。从以下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眼神”崇拜演变为“点窍点”的过程“纵目人现在西藏及不丹尚有。在光绪三十年(公元)左右,成都有人看见二十几个三眼人,从西藏到北京去朝贡,路过成都,被人围观。详察正中额上的一只眼,并非真的眼睛,系于幼时以刀划其额为一直孔,含以黑珠。长大了,珠含肉内,肉缝裂开,恰似纵立着一只眼睛”(《说文月刊》3卷9期,卫聚贤《二郎》)。

李远国先生在《试论山海经中的鬼族》一文中告诉我们:“现代巴郎山麓的嘉绒人(古蜀人后裔)还较普遍地承袭纵目的遗制,只不过以艾香疤痕代替了‘雕题’并且越入深山僻野,居于交通不便的部落中,其信愈浓。就是在州治马尔康,也随处可见额尖眉心处烧有大小不一,或长或圆的一个眼疤的人,尤以青少年男女为明显。深沟如草敦七部落等,大儿烧艾疤的仪式仍相当庄重,必须由原始巫教的巫师纳巴作法咒颂而后施行”。

至此我们可以逆推出安康人“点窍点”的演化过程:三目神崇拜—雕题(刀刻额题)—艾灸眼疤一—以红色染点眉间为“窍点”。尽管现在安康早已没有“雕题”和“艾灸眼疤”之巫俗,但在安康历史上,肯定存在过巴之属的百濮和历史上的百越,据史籍记载都曾有过的“雕题”、“凿齿”之风。紫阳县白马石新石器遗址出土的人头骨有“凿齿”痕迹,证明这种风俗在安康先民中确实存在过。那么这种风俗的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1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