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我们这样抓“六保”》栏目刊发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耿苏强采写的稿件《胡兴武的种茶经》,聚焦陕南茶产业发展。
稿件报道了陕西省紫阳县洄水镇茶稻村茶农胡兴武依靠杨凌科技,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和先进的制茶工艺,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产业收入实现飞跃增长的故事。
稿件原文如下:
胡兴武的种茶经
人民日报记者龚仕建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耿苏强
“种茶,讲不讲科学,效果大不一样。”陕西紫阳县洄水镇茶稻村村民胡兴武和记者聊起种茶经时,眼神里透着得意。
“咋就不一样?”记者撩他。
“伺候同样大一块茶田,收入差一大截子。”
▲胡兴武领取分红奖励
没等记者接着撩,胡兴武滔滔不绝讲来:以前,陕南茶区只生产绿茶。春天之后,叶子就浪费了,茶树鲜叶资源利用率不到50%。一年下来,生产时间也就一个多月。现在,在科研部门指导下,农民已掌握了凋萎、发酵等制茶工艺。不但能生产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也都能生产了。茶农从干一季到干四季。
“关键是收成咋样?”
“茶叶资源全利用了,收成肯定嫽咋咧(好极了)。以前,一年只能卖2千多块,今年净赚2万多块没问题。”
文中提到的科研部门
就是位于国家杨凌农高区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专家余有本及其团队的技术支撑下,有很多像胡兴武一样的茶农提升了茶叶种植水平,升级了制茶工艺,实现了增收致富,当地也在杨凌科技的助力下,极大地提升了茶产业水平,实现产业富民。
今年7月,记者在陕西紫阳采访时,余有本专家团队和往常一样,在茶园探讨着茶叶绿色防控种植技术。
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余有本团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扑在田间地头,除了对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创新利用外,在推动茶产业深加工方面,他们花费心思最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余有本教授(右一)、周天山教授(左一)对茶叶品质进行品鉴
“去年人均仅茶叶这一项平均增收1.9万元。今年,茶叶收入应该稳中有升。”陈志龙是西乡县茶叶局副局长,与茶叶打交道已有37个年头。
他认为,西农大建立的试验示范站,探索了大学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的新机制,真正成为当地政府的“产业顾问”、“经济参谋”。
从年,试验站建立了陕西省第一条茶叶清洁化加工流水线开始,发展到目前全省已建设余条加工流水线,茶叶加工技术和质量安全均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如今,陕西省红茶、黑茶、白茶等多茶类组合式连续化生产的格局基本形成。加上良种繁育、绿色防控等技术的推广,全省茶业产值从年的不足2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亿元,茶园亩产值从元增加到现在的元。茶产业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05:06采访手记
这次去陕南紫阳采访,让我对“山大沟深”这几个字有了更真切的理解。烈日酷暑,但山中清凉。经过两个小时的路途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距离紫阳县城40公里的洄水镇茶稻村。
在与脱贫户胡兴武边采访边闲聊的过程中得知,几年前,传统的种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撑,当地茶基地不断引进茶叶新品种、新的种植模式,来提高茶叶品质。
当地民风纯朴,面对陌生的我们,茶农非常热情。在科宏茶业基地会议室内,记者恰巧碰到茶农领取分红和奖励的喜人场景。领到元奖励的胡兴武显得很激动。
民以食为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科技和高素质的人才,将更多温暖的目光投向这片升腾梦想的山区,在茶产业发展中探索出一条路,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与他们携手同行……
动动手指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农业科技报社《聚焦杨凌》栏目组
监制:贺辉
审核:吉燕
责编:胡小卫
作者:耿苏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