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2岁。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秋瑾,生于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她少年时热情而倔强,最钦佩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本已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更是危象丛生。秋瑾救国情切,愤然赋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不愿“与世浮沉,碌碌而终”,热望把裹在头上的妇女头巾换成战士的盔甲,像花木兰那样,效命疆场;她曾感慨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难,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身乎?”
及笄之年,父亲调任湖南湘潭知县,她随父由福建到了湖南。不久由媒人说合,父亲把她许配给当时在湘潭做生意的荷叶(今双峰县荷叶镇)富绅王家。光绪十八年,十八岁的秋瑾正式嫁到王家,成了王家公子王延钧的妻子。光绪二十一年,丈夫到北京纳资买到了一个部郎的京官。这年春天,秋瑾随丈夫来到了北京。这是她第一次远离父母,也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这时中日甲午战争刚刚结束,清政府正进行科举考试,一千多名举人云集北京,在康有为的领导下,集体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嗣后他们办起《中外纪闻》、《万国公报》,痛斥清政府官员的腐朽无能,分析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养在深闺的秋瑾读了这些报纸,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份侠烈性情,不断地在胸中涌动。维新变法运动以北京为中心在全国迅猛展开,《时务报》、《国闻报》、《湘学报》只要能找到,秋瑾都如痴如醉地阅读。“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她闻所未闻,“君主立宪”的政治观点使她茅塞顿开,她觉得国家有希望了,她为之欢欣鼓舞。
可悲的是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她的丈夫王延钧仍然热衷名利,趋跑于权贵之门,酬应于歌楼酒榭,两人的思想已背道而驰,终于分道扬镳。与丈夫分手后,秋瑾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创作的《鹧鸪天》抒发了她立志为国牺牲的心声——“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在日本留学时与同学们的合影在日本期间,秋瑾结识了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从此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年,秋瑾回国筹集革命经费,到上海拜谒了光复会会长蔡元培,后经徐锡麟介绍入会。同年7月再赴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当时留日的女同学,组织“共爱会”,自己任会长。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
翌年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第一个提出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号角。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是光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成立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操练,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光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其时,徐锡麟通过关系找到庆亲王奕劻的女婿、时任安徽巡抚的恩铭,并在其帮助下被任命为巡警学堂警察会办。不久,恩铭又授给他陆军学校监督一职。在获得了恩铭的信任以后,徐锡麟即与秋瑾定下“皖浙同时起义”的盟约。
年7月6日清晨,徐锡麟寻机将恩铭击毙,并率百余人占领了军械所,随后被前来镇压的清军包围,终因力量悬殊,激战4小时后被俘。当天深夜,徐锡麟被剖腹挖心,英勇捐躯。举义失败的消息直至7月9日才传到秋瑾那里。其时,她已将浙江起义的日期推迟到7月19日,在获悉安庆起义失败后,仍计划按照约定日期举兵。但此时清廷早已开始四处搜捕革命党。7月13日下午,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率领未撤走的学员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不幸被捕。她苦心经营的光复军起义,就这样尚未正式发动便被镇压了。
秋瑾被捕后,先是押在山阴狱中,绍兴知府贵福要李钟岳严刑拷问,但是直到第二天,李钟岳仍不肯刑讯逼供,只是让秋瑾写供词,于是留下了传世的“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七字绝命诗。
七字绝命诗贵福怀疑李钟岳有意偏袒秋瑾,在得到浙江巡抚张曾敭同意“将秋瑾先行正法”的复电后,立即召见李钟岳,令他马上执行。李钟岳先以“供、证两无,安能杀人”为理由拒绝行刑,最终却不得不执行命令。
时已子夜,李钟岳提审秋瑾,告诉她“事已至此,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幸亮之也”。说完,他当场“泪随声堕”,身边的吏役也都“相顾恻然”。7月15日凌晨,秋瑾慷慨就义。据当时《时报》报道,行刑队伍“行至轩亭口,秋瑾不作一声,惟注视两旁诸人一周,即俯首就刑。观者如堵”。
秋瑾被害之后,各地民间媒体开始连续不断地追踪报道,将秋瑾死事的每一细节公诸报端,掀起全国各地声讨凶手的浪潮。更为重要的是,秋瑾的遇害激起了革命者更加高昂的反清斗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在日本留学期间,秋瑾就写下了《对酒》这样豪放的诗句,表达自己以生命换取革命胜利的决心。而在她就义之后,各地民众对她的怀念与歌颂,最终演变成辛亥革命爆发的疾风暴雨。从这个意义上说,秋瑾以她孤独的革命先驱者的失败,成功地进行了革命的启蒙。
秋瑾纪念碑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与岳飞、于谦、张煌言等民族英雄以及秋瑾的革命战友陶成章、徐锡麟并峙湖山,孙中山特题赠“巾帼英雄”挽幛。烈士遗骨几经迁葬,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才得安息。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一代英魂从此与青山碧水同在。